[发明专利]一种大功率蓝光LED双层结构封装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14942.X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1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尹晓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锐盛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50;H01L33/52;H01L33/58 |
代理公司: | 西安嘉思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0 | 代理人: | 刘长春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高新路86号***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功率 led 双层 结构 封装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功率蓝光LED双层结构封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封装散热基板,将LED灯芯焊接在所述封装散热基板上,在封装散热基板上涂覆第一硅胶层;b、形成第一球形透镜;c、将所述第一球形透镜压置于所述第一硅胶层中;d、在所述第一球形透镜上部涂覆第二硅胶层,在所述第二硅胶层上涂覆第三硅胶层;e、形成第二球形透镜;f、将所述第一球形透镜压置于所述第一硅胶层中;g、在所述第二球形透镜上部涂覆第四硅胶层;其中,所述第二硅胶层、所述第三硅胶层、所述第四硅胶层中至少一层具有荧光粉,所述LED灯芯为紫外灯芯。本发明的大功率蓝光LED双层结构封装工艺,不需要进行二次整形,工艺简单,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封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功率蓝光LED双层结构封装工艺。
背景技术
2014年,因发明“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的日本科学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科学家中村修二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蓝色发光二极管是氮化镓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由含镓(Ga)、砷(As)、磷(P)、氮(N)等的化合物制成的二极管,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
然而,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
1、由于LED光源发出的蓝光一般呈发散式分布,即朗伯分布,这引起光源照明亮度不够集中,现有硅胶透镜一般需要通过外部透镜进行二次整形,以适应具体场合的照明需求,其工艺复杂,并且增加了生产成本。
2、现有的大功率LED封装中,荧光粉一般是直接涂覆在芯片表面上的。由于芯片对于后向散射的光线存在吸收作用,因此,这种直接涂覆的方式将会降低封装的取光效率。另外,将荧光粉直接涂覆在芯片上,芯片产生的高温会使荧光粉的量子效率显著下降,从而严重影响到封装的流明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取光效率、流明效率,工艺简单、节省费用的大功率蓝光LED双层结构封装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功率蓝光LED双层结构封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封装散热基板,将LED灯芯焊接在所述封装散热基板上,在封装散热基板上涂覆第一硅胶层;
b、将两个第一半球形凹槽模具反向扣合,形成第一球形模具,在所述第一球形模具中灌封第一透镜硅胶,形成第一球形透镜;
c、将所述第一球形透镜压置于所述第一硅胶层中,使所述第一球形透镜一半嵌入所述第一硅胶层中;
d、在所述第一球形透镜上部涂覆第二硅胶层,在所述第二硅胶层上涂覆第三硅胶层;
e、将两个第二半球形凹槽模具反向扣合,形成第二球形模具,在所述第二球形模具中灌封第二透镜硅胶,形成第二球形透镜;
f、将所述第二球形透镜压置于所述第三硅胶层中,使所述第二球形透镜一半嵌入所述第三硅胶层中;
g、在所述第二球形透镜上部涂覆第四硅胶层;
其中,所述第二硅胶层、所述第三硅胶层、所述第四硅胶层中至少一层具有荧光粉,所述LED灯芯为紫外灯芯。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具体包括:
c1、去除所述第一球形模具上的一个第一半球形凹槽模具,将没有模具包覆的球形透镜部分置于所述第一硅胶层中;
c2、去除所述第一球形模具上的另一个第一半球形凹槽模具;
c3、对所述封装散热基板在第一预定温度下烤制第一预定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预定温度为90℃-125℃,所述第一预定时间为 15min-6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锐盛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科锐盛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49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开关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印刷油墨的抗黏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