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羟脯氨酸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14652.5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9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伟;刘学;刘存虎;吴志卿;徐永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厚普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3/24 | 分类号: | C12P1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发酵 生产 羟脯氨酸 方法 | ||
1.一种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羟脯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一:配置150mL摇瓶培养基于1000mL锥形瓶中,摇瓶培养基配方:酵母抽提物5g/L,蛋白胨10 g/L,氯化钠10 g/L,高压蒸汽灭菌柜内灭菌,121℃、0.1MPa灭菌20min,冷却至室温后,接种甘油管菌种,摇床培养;
步骤二:配置种子罐培养基15L于50L发酵罐内,种子罐培养基为:酵母抽提物6g/L,蛋白胨12 g/L,氯化钠10 g/L,消泡剂0.1 g/L,高温高压蒸汽灭菌保压0.1MPa、保温121℃维持15min,冷却至36℃,然后接摇瓶种子;
步骤三:配置20L发酵培养基于50L发酵罐内,高温高压蒸汽灭菌保压0.1MPa、保温121℃维持15min,冷却至36℃;
步骤四:种子罐培养结束后移种至灭菌冷却后的发酵罐内;
步骤五:发酵培养过程中搅拌转速与溶氧水平DO值相关联,搅拌转速与溶氧水平DO值关联通过发酵罐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发酵过程中进行两阶段不同溶氧控制;
步骤六:发酵罐培养过程中进行两阶段不同温度控制,直至发酵结束,发酵液中L-羟脯氨酸量不再增加时,结束发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羟脯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150mL摇瓶培养基于1000mL锥形瓶中,灭菌接种,摇床培养12h,摇床转速200rpm,温度3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羟脯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摇瓶培养结束后培养液移至灭菌冷却后的种子罐,接种量为150ml,占种子罐料液体积1%,接种后调节种子罐转速250rpm,通气比3vvm,温度36℃,压力0.05MPa,培养时间4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羟脯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罐培养基配方为:酵母抽提物12 g/L,甘油80 g/L,硫酸铵10 g/L,磷酸二氢钾4 g/L,硫酸镁2 g/L,氯化钠2 g/L,氯化钙0.2 g/L,氯化锌0.02 g/L,硫酸锰.0002 g/L,硫酸亚铁6 g/L,消泡剂0.6 g/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羟脯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移至发酵罐种量为5L,占发酵罐初始料液体积的25%,移种后调节发酵罐转速250rpm,通气比2vvm,温度初始值36℃,压力0.05MPa,校正溶氧水平初始DO值为10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羟脯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罐培养过程中在周期0h~20h控制溶氧水平DO值为35%,20h后控制溶氧水平DO值为25%,直至发酵结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羟脯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罐培养过程中在周期0h~20h控制发酵温度为36℃,20h后控制发酵温度为33℃,直至发酵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厚普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绍兴厚普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465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