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及电动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13030.0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8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邓蒋;周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充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长,汽车的保有量持续攀升,随之而来的是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石油资源短缺等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优先发展电动汽车无疑是缓解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最突出的优势在于它能源消耗低、运输成本低、尾气污染相对较少。
充电器作为电动汽车的能量补给装置,其充电性能关系到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和充电时间。实现对动力电池快速、高效、安全、合理的电量补给是电动汽车充电器设计的基本原则,另外,还要考虑充电器对各种动力电池的适用性。目前市场时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主要包含快充和慢充两种形式,为满足电动汽车各类实际使用工况需求,多数电动汽车中两种充电系统并存于整车布置。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快充系统的充电座和慢充系统的充电座分别布置在车身不同位置,占据整车布置的大量设计空间,不但增加整车开发成本,而且布线较多,安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及电动汽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占据空间较大、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包括:控制装置、充电座、快充电路以及慢充电路;
所述快充电路用于在接通外接电源时以较大的电流为电动汽车充电,所述慢充电路用于在接通外接电源时以较小的电流为电动汽车充电;
所述充电座内设有用于与外接电源电连接的插座,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在所述外接电源与所述插座连接后控制所述插座与所述快充电路或所述慢充电路实现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单刀双掷开关;
所述单刀双掷开关包括刀头和两个触点;
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刀头与所述充电座电连接;
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两个触点,一个与所述快充电路电连接,另一个与所述慢充电路电连接;
所述刀头可选择与任一触点连接,实现所述充电座与所述快充电路或所述慢充电路的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一触点与充电座电连接,另一触点与所述快充电路电连接;
所述第二继电器的一触点与充电座电连接,另一触点与所述慢充电路电连接;
所述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的控制端用于在用户的操作下通电或断电,从而实现充电座与所述快充电路/慢充电路的连接或断开。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和输入模块;
所述输入模块用于在用户的操作下生成指示信号;
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指示信号,并根据所述指示信号控制相应的控制器的控制端通电或断电。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模块为调节按钮;
所述调节按钮包括快充按钮、慢充按钮和关闭按钮。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
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与所述充电座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快充电路电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的一端与所述充电座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慢充电路电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用于在用户的操作下断开或闭合。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汽车充电系统还包括:安装支架;
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在汽车车身上;
所述充电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充电座上对应开设有螺纹通孔;
螺栓穿过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充电座上的螺纹通孔后,将所述充电座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汽车充电系统还包括:电压电流监控装置;
所述电压电流监控装置用于检测电池的电压或电流,并在电池的电压或电流超出相应的阈值时向用户发送警示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及电动汽车,包括控制装置、充电座、快充电路以及慢充电路,所述快充电路用于在接通外接电源时以较大的电流为电动汽车充电,所述慢充电路用于在接通外接电源时以较小的电流为电动汽车充电,所述充电座用于与外接电源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在用户的操作下控制所述充电座与所述快充电路或所述慢充电路实现电连接,这样快充电路和慢充电路共用一个充电座,能够有效减小充电座的安装空间,减轻整车重量,降低整车能耗,提高生产效率,节省动力电池线束的布置空间,降低电池碰撞失效风险,提高整车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30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放电高压互锁功能的电池管理系统
- 下一篇:共享交通工具管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