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桥梁顶推施工纠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05224.6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7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梁春;罗大庆;刘承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南宁胜祺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21/06 |
代理公司: | 南宁深之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3 | 代理人: | 徐国华 |
地址: | 530022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推 连续桥梁 梁体 施工 纠偏 桥墩 红外线感应接收器 顶推施工过程 红外线发射器 滑动千斤顶 导向机构 道路桥梁 横向位移 快速精准 偏差监测 桥梁结构 施工领域 台架结构 校对技术 整体施工 调整梁 节段梁 桥墩顶 滑动 红外线 多跨 预设 纠正 损伤 拆除 监测 检测 | ||
本发明是基于道路桥梁施工领域中顶推法而设计的连续桥梁顶推施工纠偏方法,主要包括偏差监测部分和纠正部分,其特点是顶推施工前在每个桥墩顶设置红外线感应接收器和滑动千斤顶,并在与1号节段梁体对应位置设置红外线发射器。顶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红外线校对技术对梁体和桥墩进行监测,纠正部分采用桥墩顶部预设滑动千斤顶对梁体横向位移调整。本发明不需增加复杂台架结构,避免了依赖顶推推力和导向机构共同调整梁体时易损伤梁体的情况,大大减少劳动力,能在第一时间快速精准地检测到误差是否形成并即刻可进行调整,结构设计简单,方便拆除,不受桥梁结构影响,适用大多数多跨连续桥梁的顶推施工,提高了整体施工的效率,缩短了工期。
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关于桥梁施工顶推法的纠偏方法,属于桥梁建筑工程领域。
技术背景
在科技技术发展的步伐下,桥梁建筑工程中出现越来越多的造桥方法,其中顶推法便是一种质量易控制、占用场地少、不受季节限制的高效的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方法,却又是施工难度较大、精度要求极高的施工方法。顶推法施工是在沿桥纵轴方向的台后设置预制场地,分节段预制梁,并用纵向预应力筋将预制节段与施工完成的梁体联成整体,然后通过水平千斤顶施力,将梁体向前顶推出预制场地,然后继续在预制场进行下一节段梁的预制,直至施工完成。其施工难度在于顶推法施工是需要经过精密计算,对各个部分进行划分,每个部分数据都有明确规定,不能多不能少,出现少少偏差就会影响整段桥梁偏移桥墩中心线,引起安全事故,故顶推法施工非常看重偏差处理。如何有效、精准、安全、便捷地纠正偏差成为现阶段相关技术人员需要研究的一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桥梁顶推施工的纠偏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来说,本发明的特点是采用电子技术取代传统机械结构或者测量仪器来检测桥梁顶推施工时的偏移位移量,并把数据反馈到施工人员的控制现场,经过相关计算分析后再通过在桥墩上预先设置的调整设备对桥梁进行调整,致力于在每一跨顶推完成后即可实时检测偏移位移量,把误差扼杀在初始阶段防止其扩大。
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a. 根据桥梁建筑图纸建造好桥墩,并在墩台后桥头搭建制梁台。为保证后续在顶推过程中梁体总体稳定和设备抗倾覆安全,制梁台的位置尽量设置靠桥头,在平稳较开阔处,必要时在制梁台底下设计临时桩基础,防止土体沉降现象;制梁台后方50m处安全地带设置控制台。
b.依照桥梁建筑图纸建立预制箱梁梁体和桥墩的模型进行第一次顶推施工模拟对接,计算出各个桥墩顶与箱梁梁体对应支撑的理想位置,此时应该在墩顶边角处和梁体底部边角处分别选择出两个能同时垂直对应、又不会影响到其他结构施工的有效定点。
c.每个桥墩顶部上安装临时支座、滑道滑板,滑道滑板设置在临时支座上;临时支座侧边设置滑动千斤顶固定好,所需滑动千斤顶每个桥墩配置4台,并在上述桥墩顶部有效定点设置红外线感应接收器,为了不破坏桥墩本身的结构强度,红外线感应接收器用黏合剂黏合固定在定点上,通过通讯电线连接导向控制台;注意安装时保持红外线感应接收器的平稳,且不妨碍桥墩其他结构的工作,通讯电线尽量绕在桥墩外侧。
d.桥墩与制梁台准备工作完成后,进行预制箱梁节段;先在制梁台前端安装一导梁,并浇筑1号节段梁体,顶推1号节段梁体上前,继续浇筑下一个节段梁体。其中1号节段梁体浇筑硂时,在底部有效定点处预留两个与桥墩顶部设置红外线感应接收器位置垂直相对应的小开孔;小开孔孔径为3~5cm,深度约为2m,不能超过3cm。待1号节段梁体强度达到要求后,拆模,养护,原地进行预应力张拉及首次压浆工序;所有工序完成后,在上述预留的小开孔处涂盖一层薄环氧树脂黏合剂,黏合固定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发射器的安装不能凸出梁体底部水平面,并且粘结平稳,保证发射的红外线垂直稳定。
作为优选,节段梁体之间采用胶拼方式形成整体,除1号节段梁体外其余所有梁体不用预留与桥墩顶对应的小开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南宁胜祺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南宁胜祺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52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