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体样品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富集采样和电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03622.4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14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花磊;李庆运;王艳;李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49/04 | 分类号: | H01J49/04;H01J49/16;G01N27/6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样品 挥发性 有机物 富集 采样 电离 装置 | ||
1.一种液体样品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富集采样和电离装置,包括:文丘里管(1)、膜富集采样管(6)和大气压电离源(8),其特征在于:
文丘里管(1)包括依次同轴设置的气体传输管(2)、收缩管(3)、喉管(4)和扩张管(5);喉管(4)的内径小于气体传输管(2)的内径;气体传输管(2)的入口端与外部高压载气气源(13)相连;
膜富集采样管(6)为一管状膜,膜富集采样管(6)穿过液体进样管(7)的内部;于文丘里管(1)喉管(4)处的外壁面上开设有通孔,膜富集采样管(6)的出口端与通孔密闭连接,膜富集采样管(6)的入口端伸入至喷雾溶剂储槽内的喷雾溶剂(10)液面以下;
一质谱进样Skimmer电极(9)设置于扩张管(5)出口后端,质谱进样Skimmer电极(9)中部开设有通孔;文丘里管(1)的轴线与质谱进样Skimmer电极(9)通孔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θ呈0°~90°设置;大气压电离源(8)的电离区设置于文丘里管(1)和质谱进样Skimmer电极(9)之间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样品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富集采样和电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膜富集采样管(6)与液体进样管(7)同轴设置,或膜富集采样管(6)在液体进样管(7)内部呈螺旋状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样品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富集采样和电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液体进样管(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液体样品入口(11)和液体样品出口(12);待测液体样品从液体样品入口(11)进入到液体进样管(7)内部,并流经膜富集采样管(6)的外表面后,产生的废液由液体样品出口(12)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样品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富集采样和电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收缩管(3)的内表面轴截面为对称的直线线段或曲线线段,从气体传输管(2)至喉管(4)其径向截面面积逐渐缩小;
扩张管(5)的内表面轴截面为对称的直线线段或曲线线段,从喉管(4)至出口端其径向截面面积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样品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富集采样和电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压载气气源(13)的气压为0.1 ~ 20 MP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样品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富集采样和电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大气压电离源(8)为电喷雾电离源、大气压化学电离源或大气压光电离源;高压载气经过文丘里管(1)后在扩张管(5)出口端产生样品喷雾(14),样品喷雾(14)经大气压电离源(8)电离后产生样品离子(15),样品离子(15)通过质谱进样Skimmer电极(9)中部的通孔进入到后端的质谱仪(16)中进行检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样品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富集采样和电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膜富集采样管(6)为能够对挥发性有机物产生吸附的管状膜,其材质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亚胺酯、或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
所述的喷雾溶剂(10)用于载带经膜富集采样管(6)富集后的挥发性有机物样品,包括水、甲醇或乙腈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溶剂的混合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362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