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猴头菌蛋白的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00432.7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8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地灵;杨俭;帅欧;唐晓萃;郑超群;谢意珍;吴清平;杨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8/02 | 分类号: | A61K38/02;C07K1/14;A61P1/00;A61P29/00;A61P37/04;A61P35/00;A61K35/745;A61K35/747;A61K35/744;A61K36/07 |
代理公司: | 广州弘邦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36 | 代理人: | 张钇斌 |
地址: | 51007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猴头菌 蛋白 微生物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含有猴头菌蛋白的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猴头菌蛋白提取物和复合益生菌按照重量比8:1-15:1混合均匀得到,所述复合益生菌为包含重量比为1-2:1-2:1-2:1-2:1-2:1-2:1-2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詹氏乳杆菌、粪链球菌、乳球菌、中介链球菌的混合物,所述的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詹氏乳杆菌、粪链球菌、乳球菌、中介链球菌的活性分别为5ⅹ109-1ⅹ1010的活菌数/g;所述猴头菌蛋白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猴头菌子实体搅碎后加入10%-30%质量的水,混匀后置于-80℃冷冻4-8h,待猴头菌子实体完全冰冻后,于37℃水浴锅内完全解冻,反复冻融2-4次;
(2)向冻融好的猴头菌子实体中加入NaOH溶液,调整pH到9-10,保持料液比为40-60ml/g,封口,在35-40℃条件下磁力搅拌提取4-8h,反复提取两次,过滤,合并滤液;
(3)用稀盐酸溶液调整pH至4-5,使沉淀完全,离心,收集沉淀,即为猴头菌蛋白提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猴头菌蛋白的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猴头菌蛋白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猴头菌子实体用碎冰机搅碎后加入10%-30%质量的蒸馏水,混匀后置于-80℃冰箱中冷冻4-8h,待猴头菌子实体完全冰冻后,迅速于37℃水浴锅内完全解冻,反复冻融2-4次;
(2)将冻融好的猴头菌子实体放入大烧杯中,加入NaOH溶液,调整pH到9-10,保持料液比为40-60ml/g,用保鲜膜封口,在35-40℃条件下磁力搅拌提取4-8h,反复提取两次,过滤,合并滤液;
(3)用稀盐酸溶液调整pH至4-5,使沉淀完全,离心,收集沉淀,即为猴头菌蛋白提取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含有猴头菌蛋白的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猴头菌蛋白提取物的制备方法的步骤(2)为:向冻融好的猴头菌子实体中加入NaOH溶液,调整pH到9.47,保持料液比为50ml/g,封口,在37.9℃条件下磁力搅拌提取6h,反复提取两次,过滤,合并滤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含有猴头菌蛋白的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猴头菌蛋白提取物的制备方法的步骤(3)中,所述离心的条件为:在4℃的条件下,采用8000r/min的转数,离心时间为2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猴头菌蛋白的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益生菌为包含重量比为等重量份的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詹氏乳杆菌、粪链球菌、乳球菌、中介链球菌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猴头菌蛋白的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益生菌中的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詹氏乳杆菌、粪链球菌、乳球菌、中介链球菌的活性分别为1ⅹ1010的活菌数/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猴头菌蛋白的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猴头菌蛋白提取物和复合益生菌按照重量比10:1混合均匀得到,所述复合益生菌为包含重量比为1:1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詹氏乳杆菌、粪链球菌、乳球菌、中介链球菌的混合物,所述的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詹氏乳杆菌、粪链球菌、乳球菌、中介链球菌的活性分别为1ⅹ1010的活菌数/g。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含有猴头菌蛋白的微生态制剂。
9.一种权利要求9所述的含有猴头菌蛋白的微生态制剂在制备改善胃肠功能、促红细胞凝集、抗炎、提高机体免疫、抗肿瘤药物或保健品方面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043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杨梅渣百花面膜
- 下一篇:α‑螺旋抗菌肽与表面活性剂复合物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