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缆生产设备及线缆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94343.6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1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亮;张建民;胡明;薛建林;于洪淼;赵囿林;叶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0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孙芬;皮尚慧 |
地址: | 22601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筒体 滚轮 底板 线缆生产设备 转盘转动 外筒体 线缆 收放线设备 线缆生产 支撑底座 绕线盘 驱动 承载空间 驱动电机 体内周壁 同轴设置 外周壁 轴固定 轴转动 容设 外筒 转盘 转动 生产 | ||
1.一种线缆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生产设备包括:
线缆转承设备,所述线缆转承设备包括:
转盘转动轴;
与所述转盘转动轴固定连接的底板;
转盘,所述转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内筒体;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外筒体,所述外筒体与所述内筒体同轴设置,所述内筒体外周壁与所述外筒体内周壁之间形成容设线缆的承载空间;及
驱动电机,与所述转盘转动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盘转动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外筒体中的至少一者转动;
收放线设备,所述收放线设备包括支撑底座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上的滚轮;及
绕线盘具,旋转地支承在所述收放线设备的滚轮上,所述绕线盘具在所述滚轮的驱动下能够随着所述滚轮的旋转而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呈圆柱形,周壁由间隔设置的栏杆围设而成,所述栏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另一端顺次连接形成一圆形开口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栏杆垂直于所述底板设置,所述圆形开口端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底板平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周壁还设置有至少一沿所述周壁周向延伸的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与所述栏杆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栏杆的高度取决于所述线缆的长度,所述线缆的长度不小于1.5km。
6.一种线缆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任一项所述的线缆生产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固定所述线缆的一端至所述外筒体内周壁或所述内筒体外周壁靠近所述底板的部位;
驱动所述外筒体转动,以使得所述线缆自所述底板向上在所述外筒体内周壁与所述内筒体外周壁之间周向盘旋延伸;
将所述线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绕线盘具上,驱动所述收放线设备上的滚轮转动,所述绕线盘具随着所述滚轮转动以使得所述线缆缠绕设置在所述绕线盘具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导线架导引所述线缆进入或延伸出所述外筒体,及/或导引所述线缆至所述绕线盘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架包括间隔设置的横导轮及设置在所述横导轮两侧的竖导轮。
9.一种线缆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生产设备包括:
成缆设备,所述成缆设备包括:
第一转盘;
设置在所述第一转盘上的多个第二转盘结构,每一第二转盘结构包括转盘转动轴;与所述转盘转动轴固定连接的底板;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内筒体;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外筒体,所述外筒体与所述内筒体同轴设置,所述内筒体外周壁与所述外筒体内周壁之间形成容设线缆的承载空间;及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转盘转动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盘转动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外筒体中的至少一者转动;及
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盘转动;
收放线设备,所述收放线设备包括支撑底座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上的滚轮;及
绕线盘具,旋转地支承在所述收放线设备的滚轮,所述绕线盘具在所述滚轮的驱动下能够随着所述滚轮的旋转而旋转。
10.一种线缆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缆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固定线缆的一端至至少一第二转盘的外筒体内周壁或内筒体外周壁靠近所述底板的部位;
驱动所述外筒体转动,以使得所述线缆自所述底板向上在所述外筒体内周壁与所述内筒体外周壁之间周向盘旋延伸以完成线缆在所述第二转盘内的装载;
将至少两个完成线缆装载的第二转盘内的线缆的一端牵引至线芯绞合部;及
驱动所述第一转盘旋转以实现线芯的绞合;
将完成绞合的线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绕线盘具上,驱动所述收放线设备上的滚轮转动,所述绕线盘具随着所述滚轮转动以使得所述线缆缠绕设置在所述绕线盘具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434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烯片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有预清理铜丝表面杂质功能的铜丝预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