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溶性甲壳素的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94302.7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2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钟传新;王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浩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37/08 | 分类号: | C08B3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付倩 |
地址: | 54100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溶性 甲壳素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溶性甲壳素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甲壳素即壳聚糖(chitosan),是由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几丁质(chi t in)经过脱乙酰作用得到的,化学名称为聚葡萄糖胺(1-4)-2-氨基-B-D葡萄糖,自1859年,法国人Rouget首先得到壳聚糖后,这种天然高分子的生物官能性和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安全性、微生物降解性等优良性能被各行各业广泛关注,在医药、食品、化工、化妆品、水处理、金属提取及回收、生化和生物医学工程等诸多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针对患者,壳聚糖降血脂、降血糖的作用已有研究报告。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溶性甲壳素的制作工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溶性甲壳素的制作工艺,由如下的步骤完成:
(1)装备好虾壳或蟹壳,并用水洗净晒干;
(2)将洗净的虾壳或蟹壳浸于6%~8%的稀盐酸内拌匀,虾壳或蟹壳不得露出,经过28~48小时,气泡不再产生时,用清水反复清洗虾壳或蟹壳,直到当pH试纸测定的洗水呈中性为止;
(3)将酸处理后的虾壳或蟹壳放人锅内加入清水和8%~10%的氢氧化钠,煮沸使蛋白质、脂肪完全溶解,然后用水洗虾壳或蟹壳,直到洗水呈中性为止;
(4)将上述酸碱处理过的虾壳或蟹壳,加水并加入高锰酸钾溶液,除去色素,然后再用水洗净;
(5)将脱色后的虾壳或蟹壳,压去水分,摊开晒干即成不溶性甲壳素;
(6)将不溶性甲壳素置于夹层锅内,加入40%烧碱溶液,拌匀,在60~65℃温度下保持24小时,并定时搅拌;当壳在1%冰醋酸溶解中能溶解时,取出用水洗呈中性,晒干后,得可溶性甲壳素。
进一步,步骤(2)中虾壳或蟹壳与稀盐酸的重量比为1:1.5。
进一步,步骤(3)中煮沸1.5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仅提取工艺简单、甲壳素提取率高,而且提取的甲壳素纯度高、亮度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1)原料。虾壳或蟹壳,用水洗净。如短期内不加工需要贮藏时,必须洗净晒干后贮藏。
(2)浸酸。将净壳浸于6%~8%的稀盐酸内(壳与稀盐酸的比例为1:1.5)拌匀,壳不得露出。经过28~48小时,气泡不再产生时,壳软化,说明碳酸钙已全部溶解。用清水反复清洗(以除去壳内杂质)当pH试纸测定的洗水呈中性时,表明清洗完成。
(3)浸碱煮。将酸处理后的软壳放人锅内加入清水和8%~10%的氢氧化钠,煮沸约1.5小时,使蛋白质、脂肪完全溶解,然后用水洗,直到洗水呈中性。
(4)氧化脱色。将上述酸碱处理的壳,加水并加入适量高锰酸钾溶液,除去色素,然后用水洗净。
(5)晒干。将脱色后的虾壳或蟹壳,压去水分,摊开晒干。即成不溶性甲壳素。
(6)脱乙酰基。将不溶性甲壳素置于夹层锅内,加入40%烧碱溶液,拌匀,在60~65℃温度下保持24小时,并定时搅拌。当壳在1%冰醋酸溶解中能溶解时,说明脱乙酰基已完成。取出用水洗呈中性,晒干后,得可溶性甲壳素(或称壳聚糖)。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浩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桂林浩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43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