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位联网的路侧停车无人化智能化运营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93150.9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0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俊国 |
主分类号: | G08G1/14 | 分类号: | G08G1/14;G06Q10/02;G07B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度修典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24 | 代理人: | 杨方成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停车 人化 智能化 运营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位联网的路侧停车无人化智能化运营管理系统,包括多组灯带、云服务器、以及与云服务器无线通信连接的移动终端APP模块、后台数据库管理模块、多个地磁传感器模块、多个智能联网车位控制键模块,车主通过移动终端APP模块选择预约车位,智能联网车位控制键模块控制灯带显示黄色,每个车位对应一组灯带;车主驾车离开预约停车位后,后台数据库管理模块用于接收并处理自动结算命令,自动计算停车所需支付费用;智能联网车位控制键模块包括太阳能电池模块与RFID无线射频模块,太阳能电池模块用于为系统提供电能,RFID无线射频模块用于识别车辆电子车牌。本发明具有实现无人化智能管理、车辆提前预约以及路侧停车位的联网共享使用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化网络技术和资源经济共享服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位联网的路侧停车无人化智能化运营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全国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车辆停车难已经成为各地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城市环境中停车拥挤的情况是具有时间性和区域性的。在白天,位于城市办公区域和商业消费区域的停车场所容易出现车辆停放拥挤、停车难的问题,而城市居住区域的停车场所中却有较多临时闲置的停车位;在夜间情况相反,城市居住区域的停车场所容易出现车辆停放拥挤、停车难的问题,而城市办公区域和商业消费区域的停车场所中车辆停放拥挤的情况则明显减缓,甚至出现空闲车位。
最明显的就是,在白天办公区域和商业消费区域的停车场所中车辆停放拥挤的情况则难以得到疏散,原因是城市居住区域停车场所中的停车位使用权通常属于居住区业主,外来车辆如果贸然使用临时闲置的停车位,容易给车位业主造成不便,甚至带来纠纷。正是这些原因,人们办公或者临时外出时停车难的问题尤为突出。如果位于路侧闲置的停车位能够被共享出来,供需要的人临时租用停车,就能让有限的停车位资源得到更加高效、合理的利用,更好的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另外,目前路侧已经有许多停车位可以临时停车,但是并未是政府或交通部门统一管理,而是由个人人工管理或无人管理,经常出现乱收费或者贴条现象出现,对此给外出开车的车主造成很大的困扰。
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克服上述问题的共享车位管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位联网的路侧停车无人化智能化运营管理系统,能够实现无人化智能管理、智能匹配目的地附近车位、智能发起停车费结算、车辆预约授权以及每个停车位的联网共享使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位联网的路侧停车无人化智能化运营管理系统,包括:多组灯带、云服务器、以及与所述云服务器无线通信连接的移动终端APP模块、后台数据库管理模块、多个地磁传感器模块、多个智能联网车位控制键模块,其中,
车主通过智能终端访问所述移动终端APP模块,车主在应用地图上选择目的地后,查看空闲状态车位信息,选择预约车位,并将所述预约车位信息发送至所述云服务器;
所述智能联网车位控制键模块在接收到所述云服务器发送的预约车位信息后实现车位联网信息收集并控制所述灯带显示黄色,并由所述后台数据库管理模块生成订单信息,同时将所述订单信息与灯带的状态反馈至所述云服务器,每个所述智能联网车位控制键模块控制一辆汽车的停放,每个所述智能联网车位控制键外部显示有车位编号,所述智能联网车位控制键模块设置在路侧的马路牙子上;
每个车位对应一组所述灯带,靠近马路一侧的灯带用于显示车位使用状态,靠近人行步道一侧的灯带用于为路面智能亮化氛围照明;在车位未预约且能正常停车时,所述灯带显示绿色;在车位异常不能停车时,所述灯带显示红色;所述车位已经停放车辆后,所述灯带显示白色;
所述地磁传感器模块用于感知每个停车位中是否有车辆的停放,每个所述智能联网车位控制键模块中集成设置有所述地磁传感器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俊国,未经王俊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31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