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激光焊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91223.0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69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李会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创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K26/21;B23K26/70 |
代理公司: | 44253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东来;胡琴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高新技术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激光焊接机 | ||
一种自动激光焊接机,将与钛管传输座上的空腔个数相同的钛管插入空腔内,随后开机,钛管传输座移动,在移动到位后,钛管传输座上的其中一个空腔与钛管转动座上的钛管夹持机构以及推杆上下对齐,此时钛管传输座停止移动,推杆上移并伸入到对应空腔的第二通孔中,将与其相对的空腔中的钛管上推至钛管转动座的钛管夹持机构内,随后第二驱动机构钛管转动座转动及控制激光焊接头开始焊接,使激光焊接头对朝向其一端的钛管端部进行补焊,完成焊接后,激光焊接头停止焊接,第二驱动机构停止运行,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推杆下移,使钛管转动座上的被焊接完成的钛管移动回钛管传输座上的原空腔内,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将钛管传输座上所有钛管端部焊封完成为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激光焊接机,特别涉及用于焊接小型钛管的自动激光焊接机。
背景技术
放射性125I粒子源因其具有射线能量低、有效放射半径小、局控率高、对正常组织损伤小等优点,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肿瘤的治疗。125I制备形成的源芯需要装载入管状的小型钛管内,通过激光焊接对钛管的两端进行补焊。现有的激光焊接机如中国专利“一种激光焊接机”(申请号:2017107637781)中所记载,其技术方案为:包括底座101,底座102上设置有安装支架103,所述安装支架102上安装有激光发射头103,激光发射头103上连接有用于监控包壳104焊接过程的监控器105,所述监控器105与显示器106电路连接,在激光发射头103的一侧设置有与激光发射头103相对的驱动包壳104转动的包壳夹具,包壳夹具的底部设置有驱动包壳夹具升降和平移的移动模块107,所述移动模块107安装在底座101上,所述底座101旁边还设置有氩气瓶108,氩气瓶108与氩气出气管109连接,氩气出气管109与竹节管110连接,竹节管110的自由端上设置喷嘴,在竹节管110的喷嘴上包裹有丝网,所述竹节管110上的喷嘴与激光发射头103发射在包壳104上的激光焊接点相对,如图1所示,在需要对包壳(包壳即为钛管)的端部进行补焊时,将包壳竖直夹在包壳夹具上,随后调整竹节管上的喷嘴的位置,使竹节管上的喷嘴靠近包壳夹具上的包壳,同时,使竹节管上的喷嘴对准激光发射头发射在包壳上的激光焊接点,随后开启激光焊接机及氩气瓶的开关,氩气出气管先行释放氩气,使氩气笼罩住包壳的待焊接部位,激光发射头发射出激光束,包壳夹具一边转动,激光发射头一边进行点焊,从而将包壳端部焊封,通过激光焊接机对包壳端部进行补焊,焊接方式简单,焊封成品率高,然而,因每次焊接只能针对一个包壳,焊接完毕后还需人工更换,因此该种激光焊接机的焊接效率低,无法适用于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适用于批量生产的自动激光焊接机,以提高钛管端部焊封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自动激光焊接机,包括安装架,安装架上竖直安装有可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其相对安装架转动的钛管转动座,钛管转动座上竖直设置有钛管夹持机构,所述钛管转动座的下方还设置有可沿水平方向移动的钛管输送装置,所述钛管输送装置,包括钛管输送座,在钛管输送座的一面上并排设置有多个可容置钛管的空腔,空腔的尺寸与钛管尺寸相适应,钛管恰能置于其中,空腔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通孔,顶部通孔为第一通孔,底部为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的孔径不小于钛管的管径,第二通孔的孔径小于钛管的管径;推杆插于第二通孔中,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其沿通孔上下移动,当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推杆向上移动时,推杆顶端可顶推钛管向上移动;钛管夹持机构位于第一通孔的正上方,推杆将钛管顶推出钛管输送装置顶部后,钛管夹持机构可将其夹持,在安装架上方设置有用于对钛管转动座上所夹持的钛管进行焊接的激光焊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创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创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12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