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智能互联驾驶辅助预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90874.8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8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视莱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30/08 | 分类号: | B60W30/08;B60W30/09;B60W30/12;B60W40/08;B60W50/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智能 驾驶 辅助 预警系统 | ||
1.一种汽车智能互联驾驶辅助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1)、报警模块(2)、转弯减速调节模块(3)、车道偏离预警模块(4)、夜视辅助模块(5)、疲劳监控模块(6)、超车预警模块(7)、防碰撞预警模块(8)、人机交互模块(9)、温度测控模块(10)、视频采集模块(11)、胎压监控模块(12)、酒精监控模块(13)、盲点监测模块(14)和显示模块(15),其中,所述控制器(1)通过导线依次与所述报警模块(2)、所述转弯减速调节模块(3)、所述车道偏离预警模块(4)、所述夜视辅助模块(5)、所述疲劳监控模块(6)、所述超车预警模块(7)、所述防碰撞预警模块(8)、所述人机交互模块(9)、所述温度测控模块(10)、所述视频采集模块(11)、所述胎压监控模块(12)、所述酒精监控模块(13)、所述盲点监测模块(14)及所述显示模块(15)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智能互联驾驶辅助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弯减速调节模块(3)包括ARM处理器一(31),所述ARM处理器一(31)通过导线依次与所述控制器(1)、车速传感器(32)、转角传感器(33)、纵向测距传感器(34)、横向测距传感器(35)、汽车动力模块(36)及汽车制动模块(37)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智能互联驾驶辅助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道偏离预警模块(4)包括信号采集模块(41)、信号提取模块(42)、第一判断模块(43)、信号记录模块(44)、第二判断模块(45)和信号获取模块(46),其中,所述信号采集模块(41)通过所述信号提取模块(42)与所述第一判断模块(43)电连接,所述第一判断模块(43)分别与所述信号记录模块(44)及所述信号获取模块(46)电连接,所述第二判断模块(45)分别与所述信号记录模块(44)及所述信号获取模块(46)电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判断模块(45)与所述控制器(1)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智能互联驾驶辅助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疲劳监控模块(6)包括ARM处理器二(61)、图像处理模块一(62)、A/D转换模块一(63)、面部信息采集模块(64)和摄像机(65),其中,所述ARM处理器二(61)通过所述图像处理模块一(62)与所述A/D转换模块一(63)电连接,所述A/D转换模块一(63)通过所述面部信息采集模块(64)与所述摄像机(65)电连接,所述ARM处理器二(61)与所述控制器(1)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智能互联驾驶辅助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车预警模块(7)包括ARM处理器二(71),所述ARM处理器二(71)分别与所述控制器(1)及A/D转换模块二(72)电连接,所述A/D转换模块二(72)分别与监测雷达(73)及放大器(74)电连接,所述放大器(74)分别与所述车速传感器(32)及解调器(75)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智能互联驾驶辅助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碰撞预警模块(8)包括ARM处理器二(81),所述ARM处理器二(81)依次与所述控制器(1)、车速传感器(32)、时钟电路模块(82)、复位电路模块(83)、存储器(84)、无线传输模块(85)及图像处理模块二(86)电连接,所述图像处理模块二(86)与A/D转换模块三(87)电连接,所述A/D转换模块三(87)分别与视频采集模块(88)及整流传感器(89)电连接,所述视频采集模块(88)与CCD摄像机(810)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智能互联驾驶辅助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钟电路模块(82)包括接线脚XTAL1、接线脚XTAL2、电容C1、电容C2及晶振Y,所述接线脚XTAL1与所述ARM处理器二(81)上的引脚一连接,所述接线脚XTAL2与所述ARM处理器二(81)上的引脚二连接,所述接线脚XTAL1与所述接线脚XTAL2之间并联所述晶振Y,所述晶振Y的一端与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晶振Y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并连接电源正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视莱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视莱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087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