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无机杂化双功能荧光纳米花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188643.3 | 申请日: | 2017-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7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江海洋;彭涛;沈建忠;王战辉;温凯;吴聪明;王见一;姚凯;孙淑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G01N33/5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王春霞 |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无机 杂化双 功能 荧光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有机/无机杂化双功能荧光纳米花材料,其由蛋白包裹的荧光金纳米簇、小分子人工抗原和钙离子组装而成;
所述有机/无机杂化双功能荧光纳米花材料按照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
(1)配制所述蛋白包裹的荧光金纳米簇和所述小分子人工抗原的溶液;
所述蛋白为牛血清白蛋白;
所述小分子人工抗原为克伦特罗人工抗原、喹乙醇人工抗原或诺氟沙星人工抗原;
所述蛋白包裹的荧光金纳米簇是按照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
将所述蛋白和氯金酸溶液等体积混合进行反应,然后加入NaOH溶液调节pH至11~13,继续反应即得;
采用磷酸盐缓冲液配制所述溶液;
所述磷酸盐缓冲液的浓度为3~5mmol/L;
所述蛋白包裹的荧光金纳米簇与所述小分子人工抗原的质量投料比为8~10:1;
所述溶液中蛋白的浓度为0.2~0.5mg/mL;
(2)向所述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并振荡混匀;
(3)将步骤(2)处理的所述溶液在避光的条件下进行静置反应,即得所述有机/无机杂化双功能荧光纳米花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无机杂化双功能荧光纳米花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氯化钙溶液的浓度为100~120m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无机杂化双功能荧光纳米花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静置反应的条件如下:
温度为37℃,时间为14~16小时。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有机/无机杂化双功能荧光纳米花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所述蛋白包裹的荧光金纳米簇和所述小分子人工抗原的溶液;
所述蛋白为牛血清白蛋白;
所述小分子人工抗原为克伦特罗人工抗原、喹乙醇人工抗原或诺氟沙星人工抗原;
所述蛋白包裹的荧光金纳米簇是按照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的:
将所述蛋白和氯金酸溶液等体积混合进行反应,然后加入NaOH溶液调节pH至11~13,继续反应即得;
采用磷酸盐缓冲液配制所述溶液;
所述磷酸盐缓冲液的浓度为3~5mmol/L;
所述蛋白包裹的荧光金纳米簇与所述小分子人工抗原的质量投料比为8~10:1;
所述溶液中蛋白的浓度为0.2~0.5mg/mL;
(2)向所述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并振荡混匀;
(3)将步骤(2)处理的所述溶液在避光的条件下进行静置反应,即得所述有机/无机杂化双功能荧光纳米花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氯化钙溶液的浓度为100~120mmol/L。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静置反应的条件如下:
温度为37℃,时间为14~16小时。
7.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有机/无机杂化双功能荧光纳米花材料在作为荧光检测探针中的应用;
所述有机/无机杂化双功能荧光纳米花材料用于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识别的磁分离荧光免疫分析方法中。
8.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识别的磁分离荧光免疫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待分析的目标物分子,确定蛋白和小分子人工抗原,制备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有机/无机杂化双功能荧光纳米花材料;在样品或目标物标准溶液中加入生物素-亲和素系统介导的小分子抗体偶联的磁珠进行反应,然后进行磁分离,弃上清,再加入等体积含有所述有机/无机杂化双功能荧光纳米花的溶液,继续振荡反应,磁分离后,取上清于多孔板中测其荧光强度;根据建立的标准曲线定量检测样品中目标物的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864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下一篇:钙钛矿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