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氮废水脱氮处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88024.4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34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元彩;娄宏伟;雷鑫;唐军武;陈芷萍;戴大峰;熊峰;凌敏婵;陈文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湛江中粤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向玉芳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 处理 方法 | ||
1.一种氨氮废水脱氮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缺氧反硝化生物滤池和好氧硝化生物滤池的串联工艺
以来自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的城市出水为待处理水,按照物料在待处理水中含量计,在待处理水中通过投加50~70mg/L葡萄糖,待处理水进入缺氧反硝化生物滤池后经布水系统进入承托层,再流经承托层上方附着反硝化菌的球形轻质多孔生物陶粒层,陶粒上附着的反硝化菌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以葡萄糖为碳源,将待处理水中的 硝酸盐还原成氮气;控制ORP为-20~10mV,反硝化池容积负荷为0.33~0.95kgNO3--N/(m3·d),滤速为3.8~7.7m/h,空床停留时间为18~42min;
缺氧反硝化处理后的水经出水口流入好氧硝化生物滤池,按照物料在待处理水中含量计,在好氧硝化生物滤池中投加3~20mg/L过硫酸钠,将硝化控制在亚硝化阶段回流至缺氧反硝化滤池进行反硝化脱氮;控制硝化容积负荷为0.2~2.0kgNH3-N/(m3·d),空床停留时间20~78min,滤速为4.8~8.4m/h,气水比为5:1,溶解氧为0.58~1.13mg/L;
2)机械搅拌澄清池加药沉淀
生物滤池处理后的出水加入次氯酸钠杀菌剂、混凝剂和助凝剂,进入机械搅拌澄清池沉淀处理;
3)砂滤池过滤,去除水中悬浮固体和部分细菌、微生物
机械澄清池出水进入砂滤池,在砂滤池内自上而下穿过滤料层,垫料层,由配水系统收集,并由清水管排出;
4)超滤反渗透系统处理
砂滤池出水首先经超滤膜去除部分有机物以及病菌;超滤出水再经过反渗透系统,进一步去除溶解在水中的绝大部分无机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脱氮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层由鹅卵石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脱氮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轻质多孔生物陶粒层的厚度为4.0m;多孔生物陶粒的直径为3~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脱氮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物料在待处理水中含量计,所述次氯酸钠杀菌剂的加入量为5~10m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脱氮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物料在待处理水中含量计,所述混凝剂和助凝剂的加入量分别为20~100mg/L和1~3ppm;所述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铝;所述助凝剂为聚丙烯酰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脱氮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澄清池出水进入砂滤池是机械澄清池出水经进水管、集水渠、洗砂排水槽分配进入砂滤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脱氮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滤池的总高度为3.0m,砂滤池中垫料层厚度为0.35~0.4m;滤料层厚度为0.75~0.8m,滤料中无烟煤的厚度为0.35~0.4m,石英砂的厚度为0.4~0.45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脱氮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膜的膜孔直径为0.01~0.03μm,膜通量为20~40L/m2·h;所述反渗透系统膜通量为10~20L/m2·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脱氮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超滤反渗透系统正常运行24h后对超滤膜以及反渗透膜进行加强碱反洗;正常运行72h后进行加强酸反洗,反洗流量为280m3/h~320m3/h,反洗时间为150s~270s。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脱氮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硝化生物滤池和缺氧反硝化生物滤池均具有布水系统,鹅卵石承托层,球形陶粒层;好氧硝化生物滤池内设有鼓风装置,为好氧硝化生物滤池的好氧菌提供氧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湛江中粤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华南理工大学;湛江中粤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802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