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桃自动开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84071.1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1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林;张锁军;林伟健;黄艳;钟礼君;潘宇倩;王文军;王安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N5/00 | 分类号: | A23N5/00;A47J43/26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周小芹 |
地址: | 545616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桃 自动 装置 | ||
一种核桃自动开壳装置,涉及一种开壳装置,包括核桃开壳机构、核桃夹持旋转机构、核桃自动上料机构、核桃自动下料机构、控制机构,所述的核桃开壳机构与核桃夹持旋转机构的下端相互配合连接,核桃夹持旋转机构的上端与核桃自动上料机构的下端相互配合,核桃夹持旋转机构还与核桃自动下料机构相互配合连接,核桃开壳机构、核桃夹持旋转机构、核桃自动上料机构、核桃自动下料机构的输入端分别与控制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本发明可实现核桃的自动开壳,无需人工逐个地对核桃开壳,其使用非常方便,还具有效率高、工人的劳动强度低、结构合理可靠的特点,易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核桃批量开壳工序的自动化装置,具体为一种核桃自动开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与丰富,追求更加健康、营养的生活已经成为了人们的一种共识,而在平时的饮食习惯上,除了对基本的生存需求外,人们更多的将注意力转向了更加健康的层面,作为坚果类产品中的核桃,以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和优质的均衡环保特性,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遍的新增小吃,但是这种优质的坚果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烦恼,那就是核桃好吃,壳难开,尤其是在牵涉到批量处理核桃开壳问题的时候,更是成为了一种辛苦的体力活,甚至很多人因为其麻烦开壳问题而放弃了对这种食品的选择。申请公布号为CN102100496A的“一种核桃开壳器”、公开号为CN206565845U的“一种旋开式核桃开壳器”虽然都公开了核桃开壳器,但这些开壳器都需要人工逐个地对核桃开壳,效率低且使用仍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效率高的核桃自动开壳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核桃自动开壳装置,包括核桃开壳机构、核桃夹持旋转机构、核桃自动下料机构、控制机构,所述的核桃开壳机构与核桃夹持旋转机构的下端相互配合连接,核桃夹持旋转机构还与核桃自动下料机构相互配合连接,核桃开壳机构、核桃夹持旋转机构、核桃自动下料机构的输入端分别与控制机构的输出端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核桃开壳机构包括开壳气缸、气缸安装架、核桃开壳套,所述的开壳气缸安装在气缸安装架上,开壳气缸的输入端与控制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开壳气缸的输出端与核桃开壳套的底部连接。
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核桃开壳机构还包括有底板、定向导杆基座、定向导杆,定向导杆基座安装在底板上,定向导杆安装在定向导杆基座上,所述的核桃开壳套安装在定向导杆上,所述的气缸安装架安装在底板上。
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核桃夹持旋转机构包括旋转机构、夹持体,所述的夹持体为由夹持体Ⅰ和夹持体Ⅱ组合形成的上大下小的锥形筒,夹持体的外锥面与桃开壳套的内孔相配合;夹持体Ⅰ和夹持体Ⅱ之间通过复位弹簧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电机安装座、旋转电机、支承机构、横臂,电机安装座安装在底板上,旋转电机和支承机构分别安装在电机安装座上,且旋转电机的输入端与控制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支承机构连接;支承机构的上部设有横臂,横臂的外端部与夹持体连接。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核桃自动下料机构包括旋转伸缩气缸、气缸支架、开夹持器板、接料盒,所述的旋转伸缩气缸安装在旋转伸缩气缸支架上,旋转伸缩气缸的输入端与控制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旋转伸缩气缸的输出端与开夹持器板连接,开夹持器板与位于夹持体Ⅰ和夹持体Ⅱ之间的缝隙相配合;所述的接料盒放置在底板上。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核桃自动开壳装置还包括有核桃自动上料机构,该核桃自动上料机构包括可伸缩橡胶套、核桃盛料斗、核桃推料杆、气缸座和推料气缸,所述的可伸缩橡胶套安装在核桃盛料斗的底部,且可伸缩橡胶套的位置与夹持体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气缸座安装在核桃盛料斗的顶部,推料气缸安装在气缸座上,核桃推料杆的一端与推料气缸的输出轴连接,核桃推料杆的另一端伸入至核桃盛料斗中,推料气缸的输入端与控制机构的输出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未经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40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抹竹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下一篇:一种新型节能花生自动剥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