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银-铁-氮-碳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81701.X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87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叶建山;刘柏辰;戴琬琳;鲁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88 | 分类号: | H01M4/88;H01M4/9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燃料电池 还原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银-铁-氮-碳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硝酸银水溶液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水溶液同时滴加到装有吡咯单体的反应瓶中,搅拌后过滤干燥,得到固体样品;
(2)将步骤(1)所得固体样品均匀分散在铁盐溶液中,静置后再次过滤干燥,得到热解前驱物;
(3)将步骤(2)所得的热解前驱物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置于管式炉中恒温煅烧,得到银-铁-氮-碳氧还原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粘度等级范围为K23-K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硝酸银与吡咯单体的质量体积比为1 g: 1 mL- 1 g: 3 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搅拌的时间为30-60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铁盐为硝酸铁、硫酸铁、氯化铁、硝酸亚铁、硫酸亚铁和氯化亚铁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静置的时间为24-48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和氩气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惰性气体的流量为20-80 mL/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管式炉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以2-6 ℃/min的速率升温至700-900 ℃,并恒温煅烧1-3小时。
9.由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银-铁-氮-碳氧还原催化剂。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银-铁-氮-碳氧还原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170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