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直径筒仓滑模施工工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81018.6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2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范立军;李华可;张明明;张绍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设集团南方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22 | 分类号: | E04G11/22;E04G11/24;E04G19/00;E04G2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李盛洪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丰泽东路106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径 筒仓 施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直径筒仓滑模施工工法。
背景技术
液压滑升模板施工方法是现浇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法之一,在国内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已有近50年的历史,这种施工工艺已广泛应用于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的结构:筒壁结构(包括烟囱、造粒塔、水塔、筒仓、油罐、桥墩、竖井壁等);框架结构(包括排架、柱等);墙板结构(高层房屋建筑)。运用于筒壁结构的施工及高层建筑的施工,效果尤为显著。不但节约模板、脚手架和劳动力,而且加快施工速度,保证工程质量。
但是现有的传统施工工法中某些环节的施工工艺比较陈旧,导致施工效率不高,因此目前亟待对滑模施工方案进行研究与优化,加快施工进度的同时,能够保证工程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大直径筒仓滑模施工工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大直径筒仓滑模施工工法,所述的施工工法包括:
S1、仓壁钢筋安装步骤,在滑模装置组装前进行钢筋绑扎施工,将罐壁钢筋绑扎至一定高度,甩出竖向钢筋,并错开接头,在滑模正常滑升阶段,每提升一次高度,便重新进行仓壁钢筋绑扎;
S2、滑模安装调试步骤,绑扎竖向钢筋和提升架横梁下水平钢筋,安装提升架,安装内外围圈,安装模板,安装操作平台及内吊架,安装中心拉杆,安装液压提升系统,检查、试验插入支撑杆,安装外吊架及安全网;
S3、混凝土浇筑步骤;
S4、滑模的提升步骤,其中罐壁滑模的提升分3个阶段:初滑、正常滑升以及罐壁顶部模板滑升;
S5、重复混凝土浇筑步骤和滑模的提升步骤,直至仓壁滑模完成;
S6、滑模设备拆除步骤;
S7、混凝土养护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的S1、仓壁钢筋安装步骤中,水平钢筋采用机械或绑扎搭接接头,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0d(d指钢筋直径),水平钢筋接头的水平位置应错开布置,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一个搭接长度,也不小于1m,在同一竖向截面上每隔三根钢筋不多于一个接头,仓壁弧形水平钢筋采用机械成型,钢筋弧度应均匀,端部不应有明显翘曲;
筒仓仓壁的竖向钢筋的下料长度控制在4m至5m,钢筋采用直螺纹套筒机械连接,接头位置要1/4错开布置,同一连接区段内的接头百分率不大于25%,竖向钢筋绑扎完成后,其上端应用限位支架临时固定;
水平钢筋与竖向钢筋应紧密接触,交接点应全数绑扎,绑扎丝头应背向模板面,仓壁内侧与外侧钢筋之间应设置拉结筋、拉结筋成梅花状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S2、滑模安装调试步骤中,滑升平台在组装前根据计算的弦长,用钢尺量出个每个提升架的位置,根据测定好的提升架位置,将提升架逐步吊装就位,并作临时钢筋支撑固定,并且由水平仪控制提升架相互之间应等高;
安装中心盘及拉杆时,以中心盘为钢板,拉杆由螺纹钢、花篮螺栓组成,调整收紧拉杆时先将所有拉杆全部预紧,然后用水平尺放置在提升架下横梁上,收紧拉杆,直至提升架横梁水平为止。
进一步地,所述的S3、混凝土浇筑步骤具体如下:
S301、采用商品混凝土,事前项目部安排专人负责与商混站协调沟通,落实混凝土的连续供应;
S302、选用混凝土材料,满足坍落度在140~160mm,初凝时间控制在6小时,终凝时间控制在8小时;
S303、混凝土进场后,现场由专业试验员、质量员、技术员对混凝土进行检查验收,检查商混资料、配比、原材的检验项目,由试验员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是否符合滑模施工要求,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时根据规范及施工方案要求留置混凝土试块;
S304、由商混站安排罐车运至施工现场,针对具体工程,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考虑运输距离,天气=方面因素,控制坍落度在140~160mm范围内,商品混凝土的验收,按照《预拌混凝土》GB/T14902要求;
S305、采用贯入阻力大小来确定混凝土凝固的状态,绘制混凝土贯入阻力值曲线,确定滑升速度,根据贯入阻力曲线确定当期相适应的混凝土配合比;
S306、在现场施工中,根据温度、天气及时测定所选用混凝土的贯入阻力,是否达到0.3至0.35kN/cm2,满足当前工程滑升速度的要求;
S307、滑模提升过程中,规定两次提升间隔不大于0.5h,根据温度、天气中间适当增加提升行程,来阻止混凝土和模板之间的粘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设集团南方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设集团南方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10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脚手架钢管接头
- 下一篇:一种拆装方便的爬模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