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造大型假山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79990.X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2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朔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朔 |
主分类号: | B44C5/06 | 分类号: | B44C5/06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刘志毅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烟台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造 大型 假山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造大型假山的制作方法,步骤1、制作内模;步骤2、制作外模:制作步骤如下:1)、按设计要求在山体模型表面划线分隔,每格尺寸大小与海绵毯尺寸匹配;2)、将预制好的海绵毯按分隔位置敷设在山体模型表面,具体由下至上、并自左而右,成排布设,并使上层海边毯的下边沿搭接在下层海绵毯的上边沿上;使右排海绵毯的左边沿搭接在左层海绵毯的右边沿上;在敷设过程中要求压实海绵毯使其与山体模型表面密实覆盖;3)、向所述海绵毯上喷水雾形成外模,修剪外模的边缘;4)、喷彩,向凝固后的外模上,喷涂色彩。内模可以重复利用,可以实现人造大型假山的大规模生产,外模直接覆盖在内模外侧,喷水雾凝固即可,制造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造大型假山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城市高楼林立,人与大自然的接触空间相对较小,尤其是城市内多以绿化点缀风景,缺乏立体感,而适当的建造人造立体景观并装饰美化则能调节人的自然感受。现有的园艺景观及建筑装饰,大量采用天然石材料,天然石材料的开采对环境的影响较大,而且运输和加工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同时,天然石材料也很难做到规模化和大批量生产,对于较小的景观造型还可以采用这类材料和工艺制作,但建造较大结构的景观如巨石、假山则费用高昂、更是不易;如公园里跨度从十余米到数十米的山石景观就很难用普通方法实施,再是即使耗巨资做好内模,由于假山、假石追求的是凹凸不平的自然感觉,外部表面采用水泥抹面也是很难实施的。
另外,现在的建筑垃圾越来越多,建筑垃圾的处理非常困难,能够回收的建筑垃圾,比如钢筋、木材等可以回收利用;碎砖块、碎石块、混凝土、渣土等回收利用成本较高,一般采用填埋的方式处理,填埋区域很难重长植被,严重影响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大规模生产且更加环保的人造大型假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人造大型假山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作内模:制作山体模型;
步骤2、制作外模:根据所述内模的外形尺寸,制作外模,所述外模由多张海绵毯搭接固化而成,制作步骤如下:
1)、按设计要求在山体模型表面划线分隔,每格尺寸大小与海绵毯尺寸匹配;
2)、将预制好的海绵毯按分隔位置敷设在山体模型表面,具体由下至上、并自左而右,成排布设,并使上层海绵毯的下边沿搭接在下层海绵毯的上边沿上;使右排海绵毯的左边沿搭接在左层海绵毯的右边沿上;如此实现全覆盖;在敷设过程中要求压实海绵毯使其与山体模型表面密实覆盖;
3)、向所述海绵毯上喷水雾,所述水雾可以通过高压泵雾化形成,喷水雾后等待一段时间,待海绵毯凝固后,形成外模,修剪外模的边缘;
4)、喷彩,向凝固后的外模上,喷涂色彩。
本发明中人造大型假山制作方法的有益效果是:
1)内模可以重复利用,可以实现人造大型假山的大规模生产;
2)外模直接覆盖在内模外侧,挤压成型后,喷水雾凝固即可,制造简单;
3)外模的制备比较简单,效率较高,下层金属丝网及纤维丝线相当于骨料的作用,凝固后外模强度较高;
4)向海绵毯上喷水雾,使海绵毯内的水泥凝固,能够避免直接喷水造成的水泥形成的壁厚不均。
进一步,步骤1中内模的制备,采用建筑垃圾和泥沙,所述建筑垃圾包括碎砖块、碎石块、混凝土块、渣土和弃料等,首先利用碎砖块、碎石块、混凝土块、渣土或弃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堆积出所述内模的骨架,内模的骨架只是内模的基本的外形轮廓,再利用泥沙或混凝土制备内模外表面的细微处,即利用泥沙或混凝土制备内模的棱角或内模上的字等细微之处,最终得到内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朔,未经杨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99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锈转印门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治疗腱鞘囊肿的外用中药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