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加工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79130.6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5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古屋好丈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那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K26/00 | 分类号: | B23K26/00;B23K26/062;B23K26/7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日本国山梨县南都留***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出 激光 激光加工系统 激光振荡器 支承 机器人 激光加工工具 加工位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加工系统。该激光加工系统包括:激光振荡器(200);激光射出工具(30),其连接于激光振荡器(200)且被第一机器人(10)支承,射出从激光振荡器(200)供给的激光;激光加工工具(40),其被第二机器人(20)支承,接收从激光射出工具(30)射出的激光并朝向规定的加工位置射出所述激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来自激光振荡器的激光向加工位置射出的激光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如下激光加工系统:该激光加工系统包括以沿着钢板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于工厂内的门型框架,以及在钢板的宽度方向空出间隔地配置于门型框架的一对激光加工工具,通过一对激光加工工具在两个位置同时进行激光加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该激光加工系统中还具有:被支承于门型框架的单一激光振荡器;光导管,其以在钢板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方式固定于门型框架的上表面;以及引导单元,其连接激光振荡器的光发射部与光导管的长边方向的中央部,将来自激光振荡器的激光引导至光导管内,同时使来自激光振荡器的激光朝向光导管的长边方向的一端和另一端折射,并且将来自单一激光振荡器的激光向一对激光加工工具供给。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963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需解决的问题
在所述激光加工系统中,所述一对激光加工工具分别具有光接收单元,所述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光导管内的激光。另外,各激光加工工具还具有用于移动光接收单元的移动机构,当通过移动机构将光接收单元配置于光导管内时,进入供给激光的激光射出状态,当通过移动机构将光接收单元配置于光导管外时,进入未供给激光的激光非射出状态。由此,能够从单一激光振荡器向一对激光加工工具任意地供给激光。
然而,在所述激光加工系统中,来自激光振荡器的激光被供给到光导管的中央部,同时激光朝着光导管的长边方向的一端和另一端折射。因此,即使一对激光加工工具中的一个激光加工工具的光接收单元未配置在光导管内,也会处于激光始终朝向光导管的长边方向的一端和另一端照射的状态,这是低效的。
另一方面,为了使用多个激光加工工具同时在多个位置进行激光加工,可以考虑分别通过机器人支承多个激光加工工具,并通过光纤分别连接激光振荡器与多个激光加工工具的情况。但是,如果光纤被弯曲成比规定的曲率半径小的曲率,则光传播的效率将会被显著降低。
并且,光纤是脆的,如果光纤无意中被机器人挂住,则光纤可能发生破损。因此,支承激光加工工具的机器人的可动范围,例如机器人的关节的可动角度受到光纤的制约,同时为了防止光纤的破损,机器人的移动速度也会变慢。
本发明正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加工系统,能够提高利用机器人进行移动的激光加工工具的移动的自由度。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激光加工系统包括:激光振荡器;激光射出工具,其连接于所述激光振荡器且被第一机器人支承,射出从所述激光振荡器供给的激光;以及激光加工工具,其被第二机器人支承,接收从所述激光射出工具射出的所述激光并朝向加工位置射出所述激光。
在该方面中,被第一机器人支承的激光射出工具射出来自激光振荡器的激光,被第二机器人支承的激光加工工具接收从激光射出工具射出的激光。因此,例如,即使没有通过光纤将第二机器人支承的激光加工工具与激光振荡器连接,激光加工工具也能够朝向加工位置射出激光,支承激光加工工具的第二机器人的动作不会受到光纤的制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发那科株式会社,未经发那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91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焊接劈刀
- 下一篇:非晶合金激光低温抛光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