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柴油机电控系统CAN总线仿真平台及其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76997.6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3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杨薇;褚全红;孟长江;白思春;曹春芳;姚素娟;李菲菲;姜晓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26;H04L12/4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地址: | 3004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机电控系统 计算机仿真 电控系统 仿真平台 整车系统 终端 仿真分析软件 模拟柴油机 数据库编辑 测试 定位通讯 仿真验证 通信测试 网络状态 总线网络 开发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柴油机电控系统CAN总线仿真平台,包括计算机仿真终端和CAN接口卡,所述计算机仿真终端上安装数据库编辑软件和总线网络仿真分析软件。本发明能够模拟柴油机电控系统与整车系统间的CAN总线通讯环境,完成以柴油机电控系统为核心的CAN总线通讯设计、仿真验证和通信测试,将电控系统与其他CAN总线节点间的网络状态测试提前到整车系统联试之间,在开发阶段定位通讯故障,有效规避应用风险,节省开发时间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柴油机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柴油机电控系统CAN总线仿真平台及其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柴油机电控系统是一个功能非常复杂的系统,其作为一个核心子系统存在于汽车网络中,和车电系统、推进系统进行信息共享,实时交换数据。CAN总线因其稳定可靠、连线简单、实现成本较低等优点,成为车辆网络化综合控制的重要手段,电控系统也随整车系统要求应用CAN总线通讯。
目前,电控系统CAN总线通信设计过程中,主要是手动编写通讯代码,通过CAN接口卡进行点对点的数据收发功能调试。单体通讯设计通过后,需等到整车系统进行联调时,才能开展多节点网络状态的功能调试,检验、测试最终的设计是否满足装车使用要求。此种开发方式效率低下,而且正确性难以保证,给产品的质量造成极大隐患。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柴油机电控系统CAN总线仿真平台,在设计过程中对整个通讯系统做全面的测试,保证接收、发送数据的真实性的同时,确保电控系统CAN总线研制开发的可测试性,及时准确解决设计问题,满足整车的通讯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柴油机电控系统CAN总线仿真平台及其测试方法,以实现柴油机电控系统通讯网络的仿真,测试电控系统与整车系统通讯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以及CAN通讯的容错恢复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柴油机电控系统CAN总线仿真平台,包括计算机仿真终端和CAN接口卡,所述计算机仿真终端上安装数据库编辑软件和总线网络仿真分析软件;所述数据库编辑软件用于设计网络通讯协议,建立满足电控系统CAN通讯需求的数据库文件,定义系统中用到的信号、报文、节点以及报文的收发关系信息;所述总线网络仿真分析软件用于完成电控系统及与其通讯的传动系统、车电终端节点功能的建模和仿真,对网络总线进行监视和分析,验证各节点间的通信功能;
所述计算机仿真终端通过CAN接口卡信号连接待测CAN总线,CAN接口卡用于与总线网络仿真分析软件配合,实现通讯数据的收发。
上述柴油机电控系统CAN总线仿真平台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网络架构设计;
2)应用数据库编辑软件进行通讯功能定义,依据网络架构设计CAN通讯数据库;
3)通过总线网络仿真分析软件建立节点功能建模和协议仿真,通过节点编程定义节点动作,分析仿真系统的通讯行为,测试通信协议和虚拟环境下的各节点间的通信功能的正确性,并依据仿真结果对步骤2)的通信功能定义进行优化;
4)在柴油机电控系统开发完成后,通过开展电控系统与整车网络集成测试,来分析真实柴油机电控系统通讯节点的功能。
应用该平台进行电控系统CAN总线仿真测试的过程中,在电控系统通讯软件设计前,通过搭建通讯模型,可实现电控系统与车电系统、传动系统等通讯的全仿真。
电控系统通讯策略验证正确,通讯代码完成后,可用真实的电控系统控制器代替模拟节点,开展半实物仿真测试,对电控系统与整车系统各节点间通讯的准确性、及时性等进行全面的测试。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平台及方法均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未经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69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SDN架构下多业务的并行恢复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群障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