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HER3突变的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76268.0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1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洁;王瑜;张亚飞;吴叶君;申爱丽;吴子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杰(苏州)转化医学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69 | 分类号: | C12Q1/6869;C12Q1/688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her3 突变 试剂盒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HER3突变的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growth-factor receptor,HER)家族包括EGFR(erbB1/HER1)、HER2、(erbB2/neu)、HER3(erbB3)和HER4(erbB4)四个家族成员,属于I型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TKs)。HER与配体结合后激活,形成同型二聚体或异型二聚体,调节MAPK通路或激活PI3K/AKT通路参与细胞的信号传递,在细胞内通过激酶级联传递信号,最终调节细胞的生长及分裂,并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浸润及血管生成等。HER家族蛋白与乳腺癌、肺癌及黑色素瘤等众多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
HER3又称erbB3,其mRNA为6.2Kb糖基化的蛋白,分子量为160kd,含1342个氨基酸残基。HER3激酶调控区包含6个能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kinase,PI3K)的亚单位P85结合的位点,所以HER3成为PI3K及蛋白激酶B信号转导通路的主要激活因子,从而调控肿瘤细胞生长、凋亡、浸润、转移等过程。有研究显示HER3在各种肿瘤组织中存在过表达,其过表达可能系转录(mRNA)或转录后水平(蛋白合成)的上调引起,在临床肿瘤中发挥生物学作用的是受体蛋白。除造血组织外的正常组织细胞均有HER3蛋白的表达,表明HER3在正常细胞分化增殖中起着不可忽视的生理作用。
据报道,在结肠癌和胃癌中有11%发生HER3突变,在胆囊癌中有11.8%发生HER3突变,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和脑胶质瘤也有不同比例的HER3突变。HER3基因突变改变了细胞上皮的非配体依赖方式,影响了细胞正常的分化和增殖,从而导致癌变。体内实验显示抗体类和小分子抑制剂可以有效抑制突变HER3调节的致癌作用和癌症的进程。虽然目前尚无针对HER3靶点的药物上市,但越来越多的公司和机构参与HER3药物的研发,有些已进入临床阶段。而检测HER3突变是指导HER3靶向药物使用的前提和基础。
目前,HER3突变的检测方法主要为直接测序法,测序法从样本准备到测序结果解读,效率低,耗时长,需2天左右时间;且直接测序法检测灵敏度低,对于突变率较低的情况,直接测序的方法几乎难以实现其准确检测,会导致大量的漏检和假阴性的发生。因此,直接测序等技术远不能达到其实际应用的需求。
因此,研发高效灵敏的检测试剂盒及方法检测HER3突变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延长生存期,避免过度化疗,提高生存质量有着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实际的需求,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HER3突变的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所述试剂盒能够实现简便、快速检测HER3基因突变,所述试剂盒采用焦磷酸测序的方法,所述焦磷酸测序的方法具有特异性好,检测方法简便快速,能够给出具体突变比例等优点,利用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肿瘤样本HER3基因突变的产品在技术上具备竞争优势。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HER3突变的试剂盒;
所述试剂盒包括扩增引物和测序引物,所述扩增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 NO.18所示,所述测序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9-27所示;
所述扩增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具体如下:
SEQ ID NO.1:TATGTCCTCGTGGCCATGAAT;
SEQ ID NO.2:AACATGACGAAGATGGCAAACT;
SEQ ID NO.3:AGACCATCTGTGCTCCTCAGTG;
SEQ ID NO.4:GCCACATCCCAATTTCAGAAC;
SEQ ID NO.5:TTGGGATGTGGCCTTTGA;
SEQ ID NO.6:ACTGATACTTGGTGTGGGGATTG;
SEQ ID NO.7:AACCCAATCCCCACACCAAG;
SEQ ID NO.8:ATCATTGTTCCTTCCCCTCAGAC;
SEQ ID NO.9:GTGGACTCGAGCAACATTGATG;
SEQ ID NO.10:GCTGGGGTCTAAGGAGGGAAG;
SEQ ID NO.11:CAAGATCCCTGCCCTGGA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杰(苏州)转化医学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凯杰(苏州)转化医学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62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