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高瓦斯低渗透单一煤层抽采效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70367.8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53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段东;冯小静;刘文博;赵凯雷;任惠亮;陈思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9/02 | 分类号: | E21B49/02;E21B49/00;E21B47/06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瓦斯 渗透 单一 煤层 效果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高瓦斯低渗透煤层瓦斯抽采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提高高瓦斯低渗透单一煤层抽采效果的方法。本发明利用声发射Kaiser效应法精细测试以及含构造条件的三维工程尺度数值反演的结果,根据回采区域应力场状态设计匹配的增透、抽采工艺,将地应力分布特征、增透与抽采三者结合配套起来,对提高煤层瓦斯抽采。本发明通过对煤储层评价、回采区域卸压评价、抽采效果评价实现了抽采工作的动态设计,使之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抽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瓦斯低渗透煤层瓦斯抽采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提高高瓦斯低渗透单一煤层抽采效果的方法。
背景技术
煤层气俗称“瓦斯”,是指赋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烃类气体。一方面,煤矿开采是瓦斯涌出威胁着煤矿安全生产;另一方面,煤层气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热,并且几乎不产生任何有毒有害的气体,是清洁能源。不论是从煤矿开采安全的角度还是从能源利用的角度,都应在开采前或开采的同时对瓦斯进行抽采利用。煤层渗透性是煤层气开发评价的关键性参数,我国95%以上的高瓦斯和突出矿井煤层均属于低渗透煤层,这就给我国煤层气开发带来很大困难。如何解决煤层渗透率低、如何找到有效的激励技术,成为煤层气开发成败的关键。
目前,我国煤矿上采用水力化增透、高能气体致裂以及定向长钻孔法、开采保护层法、加密抽放钻孔法、卸压带抽放法和深孔松动爆破法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种种不足。这是由于煤储层的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地应力状态不清楚、增透抽采布置方式不配套等问题。
地应力是引起采矿及其他各种地下工程变形和破坏的根本作用力,地应力测量是地下工程施工设计科学化的必要前提。因此,开展地应力测量和监测,弄清开采范围内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根据地应力状态开展煤层瓦斯增透工作,能够从本质上提高抽采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提到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高瓦斯低渗透单一煤层抽采效果的方法。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高瓦斯低渗透单一煤层抽采效果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01~在回采区域内钻孔取样,测试煤体物性参数,包括强度、瓦斯含量、吸附常数、透气性系数以及衰减系数。
102~测试煤层顶底板岩层物性及破碎性,多点精细AE法测试煤层、顶底板的应力状态,最大水平主应力、最小水平主应力和垂直应力的大小和方向。
103~瓦斯预抽评估:预抽区域效果是否达到《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达到则直接进行瓦斯预抽采;不达到上述指标则进行下一步骤。
104~进行声发射Kaiser效应实验;对不同测点的X、Y、Z、X45oY、Y45oZ、Z45oX六个方向进行声发射Kaiser效应实验,每个方向5个试件,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剔除置信区间外的病态数据,置信区间的数据期望值做为实验最终结果,本实验均采用单轴加载方式。
105~回采区域含构造工程尺度的三维地应力反演,反演分析回采区域整体应力分布状况;采用GTS软件创建回采区域的三维数值模型,并将实测测点所处位置和应力状态表示到模型中,进行数值模型计算结果的拟合及边界条件重设,计算得出采区的地应力分布情况。
106~回采区域卸压分析:根据回采区域整体应力分布状况,以参数测试中应力应变-渗透率耦合实验所得的渗透率较高阶段的曲线对应的轴压为标准值。
107~对回采区域应力大于标准值的局部区域进行顶底板破碎卸压,然后重复步骤104、步骤105和步骤106,对回采区域应力小于等于标准值的局部区域进行下个步骤。
108~增透钻孔和抽采钻孔的布置:根据回采区域三维应力场状态,采用增透钻孔与抽采钻孔联合布置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03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