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耳聋突变基因检测的杂合突变干血斑阳性质控品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169917.4 申请日: 2017-11-20
公开(公告)号: CN107955833B 公开(公告)日: 2021-08-24
发明(设计)人: 李明;吴英松;杨学习;杨琳艳;吴龙;杨旭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市达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Q1/6883 分类号: C12Q1/6883
代理公司: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代理人: 任重
地址: 510665 广东省广州市高***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适用于 耳聋 突变 基因 检测 干血斑 阳性 质控品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耳聋突变基因检测的杂合突变干血斑阳性质控品,所述杂合突变干血斑阳性质控品是由含有突变位点的DNA片段或含有所述DNA片段的质粒,与全血混合制成干血斑;所述基因突变位点包括:GJB2、GJB3、12SrRNA、SLC26A4四个基因的11个突变位点。本发明构建的适用于耳聋突变基因检测的杂合突变干血斑阳性质控品,接近临床样本,所需血量少、样本采集方便、能够保持样本的生物稳定性、降低生物危险性、便于运输和保存。在4℃保存2年仍然可以正常使用,不影响检测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聋基因杂合突变位点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 于耳聋突变基因检测的杂合突变干血斑阳性质控品。

背景技术

我国听力缺失人口2780万人,占全国8269万总残疾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正 常人群中携带遗传性致聋基因的比例约为6%,每年约有3万左右听障儿童出生, 加上迟发性耳聋患者,全国每年新增听障儿童超过6万。听障人群中50%属迟发 性耳聋,传统听力筛查无法发现,因后天环境因素刺激导致听力永久缺失,这部 分听障悲剧是完全可以通过耳聋基因筛查而避免的。小儿听力障碍多在2岁以后 才被发现,造成无法补救的听力和语言功能的损伤。如能早期发现,早期医学干 预,可以避免因聋致哑,基本可以参与正常的社会生活。遗传性耳聋在出生听力 缺陷中所占比例可高达50%,据统计,新生儿中耳聋的发病率为1‰,其中大约 一半的耳聋与遗传因素相关,影响它的基因主要有GJB2、GJB3和SLC26A4等。

耳聋基因检测意义:在社会方面可以节省财政支出、提高出生缺陷防治水平、 同时推进计生、卫生服务水平;在医院方面可以分析耳聋基因在当地的流行病学 分布、发现的药物敏感性耳聋和迟发性耳聋的个体提高诊断效率,减少漏诊率等;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可以指导婚育、实现优生优育的目的,早发现、早干预,至 少做到聋而不哑。并且耳聋基因检测的结果对耳聋的预防、辅助诊断、康复治疗 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在利用各种方法及耳聋基因检测试剂盒检测常见耳聋相关基因突变的过程 中,影响实验过程的因素较多,如实验人员测定操作中的随机误差、PCR扩增 仪温度的差异、标本核酸提取后抑制物的残留、待扩增靶核酸的浓度及试剂问题 等,这些因素均可能会造成结果的偏差。因此,在检测时,需要有严格的质量控 制措施,即需要有特定的基因检测标准品或质控品。在遗传性耳聋等遗传性疾病 的检测中,质控品是人工获得的含有已知的基因突变的样品,可以用来验证新开 发的检测方法的有效性(新开发的检测方法能否有效地检测出标准品中的突变)、 检测中的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防止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在培训检测操作人员 时,替代真实样本,避免伦理问题,同时保证操作培训的质量。

阳性质控品可以选用经过确证的已知阳性样本,或者经过验证的疾病相关细 胞系或体外构建的含已知突变基因的质粒等,优选的原则是对照标本的特征尽可 能接近临床样本。已知的阳性样本虽然是真实的人类基因组DNA,考虑到样本 采集的难易程度、生物安全性以及伦理问题,要持续制备阳性质控品以及用于大 量的科研和临床实验显然是不合适的。传统的体外构建的含已知突变基因的质粒 的方法有两种:1、直接以突变阳性的单一PCR产物重组质粒稀释到103copies/μ L作为阳性质控品,这种方法制备的质控品只能覆盖到包含特定突变位点的插入 片段而基因组DNA其他区域却不能被覆盖;2、以两个或多个突变阳性的PCR 产物重组质粒按比例混合后稀释到103copies/μL作为阳性质控品,这种方法虽可 以模拟两个或多个突变位点的检测,但也无法覆盖到基因组DNA其他区域;上 述两种方法制备的质控品均不能真实地模拟人类基因组DNA。

现在缺乏一种易制备,稳定性和重复性好,无生物传染性,能监控整个检测 过程,结果可靠的耳聋基因杂合突变的阳性质控品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达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达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99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