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人值守的自动化放煤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68348.1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50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华;王旭鸣;张良;李首滨;黄曾华;田成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北京煤科天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3/12 | 分类号: | E21D23/12;E21F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金玺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 值守 自动化 煤系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人值守的自动化放煤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放煤感知传感装置,安装在放煤工作面液压支架的放煤口处,用于采集放煤数据;放煤控制器;井下监控中心计算机,与所述放煤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放煤控制器接收所述放煤数据,并将所述放煤数据上传到所述井下监控中心计算机;所述井下监控中心计算机根据所述放煤数据向所述放煤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所述放煤控制器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放煤工作面液压支架完成自动化放煤。该方法采用上述系统来实现自动化放煤。本发明所提供的无人值守的自动化放煤系统和方法实现了无人值守的自动化放煤控制,放煤效果好,效率高,成本低,安全系数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采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人值守的自动化放煤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煤矿生产中,工作面生产环境恶劣,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往往得不到保证,工作面采掘时产生的大量粉尘,使工作面工作人员的身心遭受着极大的危害。目前,部分采煤企业在采煤工作面通过液压支架和采煤机的自动化控制来实现自动采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工作面少人甚至无人开采。然而,对于放煤工作面而言,由于放煤作业环境非常复杂,粉尘影响较大,仍旧依靠人工凭感觉和经验就地操作,造成放煤效果不佳,生产效率较低,成本高,回采率低等问题;同时,在放煤过程中,操作人员很容易因控制不当而造成人身伤害,面临着重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值守的自动化放煤系统和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放煤作业中存在的放煤效果不佳、生产效率较低、成本高、回采率低、安全隐患大等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无人值守的自动化放煤系统包括:放煤感知传感装置,安装在放煤工作面液压支架的放煤口处,用于采集放煤数据;放煤控制器;井下监控中心计算机,与所述放煤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放煤控制器接收所述放煤数据,并将所述放煤数据上传到所述井下监控中心计算机;所述井下监控中心计算机根据所述放煤数据向所述放煤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所述放煤控制器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放煤工作面液压支架完成自动化放煤。
进一步,所述放煤感知传感装置包括震动传感器,用于采集煤炭或矸石落在支架上产生的震动波。
进一步,所述放煤感知传感装置包括红外线热成像仪,用于采集放煤工作面各种物体的温度。
进一步,所述放煤感知传感装置包括雷达探测传感器和/或三维扫描传感器,用于探测放煤工作面各种介质物体的分布情况。
进一步,还包括:放煤监视装置,所述放煤监视装置安装在所述放煤口处,用于采集所述放煤口附近的音视频信号,并将所述音视频信号上传到所述井下监控中心计算机;井上监控中心计算机,所述井上监控中心计算机通过井上下以太环网与所述井下监控中心计算机实现通信,所述井下监控中心计算机将所述放煤数据和所述音视频信号上传到所述井上监控中心计算机。
进一步,还包括井上放煤远程操作台,所述井上放煤远程操作台通过所述井上监控中心计算机向井下监控中心计算机发送用户的控制信息,通过所述控制信息干预所述控制指令。
进一步,所述放煤监视装置包括视频摄像仪和音频采集器。
进一步,还包括井下放煤远程操作台,与所述井下监控中心计算机通信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无人值守的自动化放煤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无人值守的自动化放煤系统来进行自动化放煤作业,包括:通过放煤感知传感装置采集放煤数据,并将所述放煤数据上传到井下监控中心计算机;通过所述井下监控中心计算机对所述放煤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向放煤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所述放煤控制器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放煤工作面液压支架完成自动化放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北京煤科天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北京煤科天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83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岩爆和大变形翼式劈裂型吸能锚杆及结构
- 下一篇:一种涂塑复合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