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臭氧发生器的高压电极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66604.3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7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丁香鹏;胡汉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国林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C09D163/00;C09D7/61 |
代理公司: | 37101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莲英 |
地址: | 266031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电极 镀层 臭氧发生器 管体 环氧树脂 电介质 稀释剂 制造 附着力促进剂 防氧化处理 导电性 防沉降剂 厚度均匀 化学除油 基体处理 尖端放电 使用寿命 综合性能 促进剂 固化剂 银单质 预烘干 电阻 挂浆 内壁 去污 烧银 凸点 银粉 发热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臭氧发生器的高压电极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属于高压电极的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高压电极包括管体,管体的内壁上设有镀层;镀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银粉70~75%,环氧树脂10~15%,固化剂2~5%,稀释剂5~8%,促进剂0~1%,附着力促进剂0~1%,防沉降剂0~1%;本发明还给出了上述高压电极的制造方法,包括基体处理、化学除油去污、挂浆、预烘干、烧银和防氧化处理。本发明的高压电极的镀层中导电介质单一,仅采用银单质,导电性高,电阻低,发热小,镀层厚度均匀,表面光滑,无凸点不会产生尖端放电,镀层与管体的结合强度大,不易脱落,使用寿命长,大大提高了臭氧发生器的综合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压电极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用于臭氧发生器的高压电极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臭氧发生器是利用介质阻挡放电法来生产臭氧的设备,包括有若干个臭氧发生单元,每个臭氧发生单元设置有高压电极、接地电极、绝缘介质层和放电气隙;臭氧发生器将数千伏的电压施加到高压电极和接地电极上,将通入放电气隙中的空气或氧气电离,从而产生臭氧。
高压电极是臭氧发生器的关键部件,其性能和加工工艺关系到臭氧发生器的性能。现有臭氧发生器的高压电极通常是在一种介质管内部电镀金属层,其材料成本低,臭氧放电效果高;但是,这种高压电极还存在镀层不均匀、附着力弱、容易脱落和电阻值过高的问题,造成放电不均匀或者直接不放电和发热严重,影响臭氧发生器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臭氧发生器的高压电极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高压电极镀层不均匀、附着力弱和电阻值过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臭氧发生器的高压电极,其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的: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内壁上设有镀层;所述镀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银粉70~75%,环氧树脂10~15%,固化剂2~5%,稀释剂5~8%,促进剂0~1%,附着力促进剂0~1%,防沉降剂0~1%。
本发明的高压电极在管体的内壁上设有镀层,镀层还渗透到管体的内壁中,镀层与管体内壁渗透连接,镀层与管体的结合强度大,不易脱落,使用寿命长;而且,镀层中导电介质单一,仅采用银单质,导电性高,电阻低,发热小,镀层厚度均匀,表面光滑,无凸点不会产生尖端放电,不会出现放电不均匀或者直接不放电以及工作中发热严重等问题。本发明中,促进剂的作用主要是改善形成镀层的银粉与环氧树脂、固化剂和稀释剂等组成的浆料本身的状态如表面的状态和固化促进等,而附着力促进剂则是改变基材即管体表面的状态,使浆料与基材即管体有很好的密着性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银粉的粒径D90小于2μm,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环氧树脂,所述固化剂为酸酐类固化剂,所述稀释剂为乙酸丁酯,所述促进剂为甲基咪唑,所述附着力促进剂为钛酸四乙酯,所述防沉降剂为聚酰胺蜡。本发明的银粉粒径小,在环氧树脂、固化剂和稀释剂的作用下,得到了充分分散到,使所得镀层厚度均匀,表面光滑,无凸点;固化剂、促进剂和附着力促进剂进一步增加了镀层与管体的附着力,增加了镀层的结构稳定性,延长了镀层的使用寿命;防沉降剂提高了银粉在稀释剂中的分散性,防止其沉淀,有利于镀层的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国林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国林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66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学回路空气分离制氧装置及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双氧水催化氧化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