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青瓷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63618.X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591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金乾华;李启岳;梅景丰;金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泉市昌宏瓷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8/14 | 分类号: | C03C8/14;C04B33/13;C04B33/24;C04B33/34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曾祥兵 |
地址: | 3237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青瓷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青瓷,采用矿物质原料和高分子材料制备胚料和釉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胚料包括组分A、组分B及组分C,所述组分A包括按重量份数比计的白云石20-30份、高铝矾土10-20份;所述组分B包括按重量份数比计的菱镁石10-20份;所述组分C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环氧树脂3-5份、有机硅树脂3-5份;所述釉料包括按重量份数比计的硅灰石10-20份、白云母10-15份;所述组分A还包括按重量份数比计的高岭土100-120份、熟滑石10-20份;所述组分B还包括按重量份数比计的石英40-50份、方解石40-50份;所述釉料还包括按重量份数比计的高岭土60-80份、黏土20-30份、石英30-40份、釉灰20-30份;所述组分C还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长链脂肪酸酯5-8份、聚乙烯蜡8-12份、聚酰亚胺5-8份。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组分A、组分B及组分C的制备; S2:胚料的浆料制备; S3:胚体成型; S4:胚体素烧:所述素烧包括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及第三阶段;所述第二阶段温度区间为200°-600°,期间升温速度为1-2°/min,窑内气压保持在0.2-0.3MPa,升至600°时保温20-30分钟; S5:釉料的釉浆制备;S6:上釉; S7:釉烧:所述釉烧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阶段,所述第三阶段温度区间为950°-1000°,期间升温速度0.5-1°/min,窑内气压为0.3-0.5MPa,升温至1000°时保温1.5-2个小时;所述S4中素烧第一阶段温度区间为常温-200°,升温速度为0.5-1°/min,升至200°时保温20-30分钟,期间保持向窑内通入干燥的氮气,烟囱开启最大抽力;第三阶段温度区间为600°-1000°,升温速度为2-3°/min;升至1000°后保温30-40分钟后自然冷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青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胚料的浆料制备包括将组分A、组分B及组分C按重量比10:5:1混合均匀,并加入适量的硅酸钠和水一起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从而得到胚料的浆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青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步骤中釉烧的第一阶段温度区间为常温-250°,升温速度为0.5-1°/min,升温过程中向窑中通入干燥的氮气并保持烟囱调至最大的抽力,升温至200°时保温1-1.5个小时;第二阶段温度区间为250°-950°,升温速度3-4°/min,升温至950°时保温1-1.5个小时;第四阶段温度区间为1000°-1200°,升温速度3-4°/min,升温至1200°时保温1-1.5个小时;第五阶段温度区间为1200°-1280°,升温速度0.5-1°/min,期间窑内气压控制在0.03-0.05MPa;升温至1280°时保温2-2.5小时后自然冷却及可得到成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青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包括罐体(1)、设于所述罐体内的转轴(2)、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电机(3)及设于所述转轴上的搅拌轮(4),所述转轴上设有振动机构(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青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机构包括搅拌轴(6)、设于所述搅拌轴上的活动腔(61)、一端活动穿设于所述活动腔内的振动轴(7)及用于驱动所述振动轴左右动作的驱动件(8);所述搅拌轴通过限位结构对所述振动轴进行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青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活动腔内壁上的翻转杆(9)、设于所述翻转杆与活动腔内壁之间的复位件(10)、设于所述翻转杆上的卡部(91)及设于所述振动轴(7)上与该卡部相配合的卡槽(7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青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8)包括气缸(81)、与气缸活塞杆(82)相连接的连接柱(83)及一端与所述连接柱连接的缓冲件(84),所述缓冲件另一端与振动轴(7)连接;所述活动腔内壁上连接有按压杆(62),所述按压杆一端与活动腔内壁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气缸活塞杆相配合,当气缸活塞杆向外伸出时,所述按压杆一侧与气缸活塞杆(82)相抵触,另一侧与所述翻转杆(9)相抵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泉市昌宏瓷业有限公司,未经龙泉市昌宏瓷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361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