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备音圈整形功能的音圈装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59715.1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8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江军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斯利自动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31/00 | 分类号: | H04R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整形 功能 装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音圈装配装置,尤其涉及具备音圈整形功能的音圈装配装置,属于音圈绕制及装配一体化设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手机、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智能手表等具备扬声器和受话器的电子设备,会涉及到音圈的搭载。
由于目前电子产品的更新对于电子设备的声学方面要求的提高,如更好的信噪比,更高的灵敏度等,目前声学的喇叭(扬声器和受话器)的装配精度的瓶颈来源于线圈的公差偏大,无法满足性能的进一步的提升。
现有音圈的绕线方式,通过绕制圆型线圈后,对圆型的线圈进行拉抻转变为方型的线圈,如此实现会导致进出线的位置偏差较大,可达到0.5mm以上;且音圈外型尺寸不稳定,波动值在0.05mm左右;音圈的高度误差比较大,波动值在0.1mm左右;音圈的垂直度的误差亦比较大,分布也达到0.1mm;另外,在圆型线圈通过拉伸的方式整形为方型后,拉伸的过程中会造成漆包线变细,从而使线圈相互贴合不紧密,磁通量受影响。由于音圈绕制后需要进行整形,因此很难将传统的音圈绕制与音圈搭载相结合。
最后,传统的规则矩形线圈的磁通量存在一定的限制,如何通过改变音圈的形态从而实现同等质量音圈的磁通量增加也是本案的客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传统的音圈绕制成型后存在一定的装配误差,无法实现自动化调整的问题,提供一种具备音圈整形功能的音圈装配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具备音圈整形功能的音圈装配装置,用于音圈与载具装配,
包括用于绕制音圈的绕线系统和用于对音圈进行四面壁检测并进行音圈装配的检测装配系统,
所述绕线系统包括
进线单元,用于漆包线导入,
绕线单元,用于音圈的绕制,所述绕线单元包括绕线座机构和压顶机构,所述绕线座机构包括绕线主轴,所述绕线主轴上设有朝向所述压顶机构的外周呈矩形或类矩形的绕线治具,并且所述绕线治具的环壁上设有通胀结构,所述压顶机构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绕线治具通胀的压接顶杆,
所述检测装配系统包括
检测相机,用于对音圈进行四面壁检测,
移载装配单元,用于对绕线单元上的音圈进行抓取后装配到载具上,所述移载装配单元包括载具装配座机构、和具备在所述载具装配座机构与所述绕线座机构之间位移的移载抓取机构,所述移载抓取机构包括用于抓持音圈的夹爪;
其中,所述移载抓取机构包括具备X轴、Y轴、Z轴的三向夹爪驱动座,所述夹爪设置于所述三向夹爪驱动座上,
所述三向夹爪驱动座上设有用于音圈高度调整的调整孔槽,所述调整孔槽与所述绕线治具的外周相匹配,所述夹爪为用于对音圈进行通胀调整的通胀调整夹爪。
优选地,所述通胀调整夹爪包括至少两个具备相对位移的爪端,爪端的外周形成与音圈的内圈相匹配的爪持部。
优选地,所述爪持部的至少一组相对边具备内凹结构。
优选地,所述载具装配座机构上设有一用于拍摄所述载具上音圈装配槽室的误差识别相机,所述误差识别相机与所述移载抓取机构相通讯连接。
优选地,所述进线单元包括具备X轴、Y轴、Z轴三向位移的出线导嘴机构,并且所述出线导嘴机构的出线导嘴具有绕其自身轴向的旋转位移。
优选地,所述绕线系统包括用于控制音圈绕制过程中漆包线的粘合温度的温控单元,所述温控单元包括环抱式加热机构和用于监控音圈绕制温度的监控机构。
优选地,所述绕线座机构包括用于将所述音圈顶出的脱模座、用于音圈内进线固定的卡线顶杆和用于音圈外进线固定的锁线桩,
所述压顶机构的压接顶杆底部设有卡线座,所述卡线座与所述卡线顶杆配合形成音圈内进线的锁线结构。
优选地,所述绕线治具的任意一组相对壁面上或四周壁面上设有沿所述绕线主轴轴向设置的通胀槽。
优选地,所述类矩形至少包括一组相对壁面相平行另一组相对壁面弧形外凸的鼓型、两组相对壁面均弧形外凸的异型、一组相对壁面相平行另一组相对壁面弧形内凹的沙漏型和两组相对壁面均弧形内凹的异型。
优选地,所述绕线座机构具备水平向的线性位移,并且所述检测相机位于所述线性位移的路径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 通过移载抓取机构在移载过程中实现对音圈的整形,使得音圈外形与载具的装配槽相匹配,便于完成音圈与装配槽之间的装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斯利自动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马斯利自动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97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频有色超薄覆盖膜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层压机压合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