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肠癌切除标本的切缘处胶原组织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53845.4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17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严俊;蒋伟;许春辉;李国新;徐硕瑀;刘张苑珠;陈德鑫;李凯;严博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63 | 分类号: | G01N21/63;G01N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双艳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肠癌 切除 标本 切缘处 胶原 组织 评价 方法 | ||
1.一种直肠癌切除标本的切缘处胶原组织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样本准备:将直肠癌切除标本的切缘处取出后进行常规蜡块制备,每一块组织中连续切取2~3张组织切片,组织切片的厚度为3~8μm,取一张进行病理学Masson染色,制得Masson染色切片,剩余组织切片圈注组织粘膜下层后放置于-86℃冰箱进行冷藏保存,作为待测多光子成像切片;
(b)Masson切片扫描:通过切片扫描仪对Masson染色切片进行整体切片成像,扫描成像倍数为20倍,分辨率为0.50μm/像,成像完毕后通过软件标注组织粘膜下层;
(c)标注成像区域: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对Masson染色切片中组织粘膜下层符合直肠癌切除标本的切缘处胶原区域进行观察,并以标注的组织粘膜下层为基准,与步骤(a)待测多光子成像切片进行对比,在待测多光子成像切片上标注对应区域,得到标注成像区域;
(d)多光子胶原成像:采用单通道探测器对步骤(c)待测多光子成像切片的标注成像区域的胶原信号进行二次谐波成像,得到多光子胶原成像图,所述单通道探测器的成像波长为800~820nm,接收波长为390~410nm,输出功率为1.5W~1.8W,所述二次谐波成像的成像倍数为63倍,成像面积为585μm×585μm;
(e)得到的多光子胶原成像图导入分析系统进行胶原层面分析,进而得出胶原百分比面积、每平方毫米胶原数量、平均胶原长度、胶原长度标准差、平均胶原宽度、胶原宽度标准差、平均胶原垂直度、胶原垂直度标准差、胶原交联密度、胶原平均交联空间和胶原交联空间标准差数值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未经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384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