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分级的浸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53722.0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1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黄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林海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B07B1/28;B07B1/4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詹永斌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分级 装置 | ||
1.一种带有分级的浸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级筛(1)和浸麦槽筒体(2),所述分级筛(1)设于浸麦槽筒体(2)顶部,所述分级筛(1)倾斜设置,所述浸麦槽筒体(2)分为两浸麦腔(3),所述两浸麦腔(3)分别储存不同级别的大麦,所述两浸麦腔(3)之间采用隔板(4)隔开,所述隔板(4)长度小于浸麦槽筒体(2)深度,所述隔板(4)下端与浸麦槽筒体(2)底部相连,隔板(4)上端与分级筛(1)相连接,分级筛(1)另一端与浸麦槽筒体(2)顶部相连接;所述浸麦槽筒体(2)下部为圆台底(5),所述圆台底(5)成漏斗状且底部为圆弧形,所述两浸麦腔(3)内设有通风管(6),所述通风管(6)由两直管和扁S型管组成,扁S型管两端与直管连接,两直管分别穿过浸麦槽的顶部和底部,所述扁S型管位于圆台底(5)之间,所述浸麦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卸料管(7)、排风管(8)和排水管(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分级的浸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筛(1)设有静筛条(24)和动筛条(25),所述静筛条(24)呈网格分布,动筛条(25)平行分散设置于静筛条(24)之间;所述分级筛(1)连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控制动筛条(25)运动,所述分级筛(1)倾斜设置,分级筛(1)倾斜角度为15-2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分级的浸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6)连有一旋转装置(10),所述旋转装置(10)控制通风管(6)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旋转装置(10)为电机驱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分级的浸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6)上布有通风孔(11),所述通风孔(11)为椭圆形,所述通风管(6)外设有过滤网(12),所述过滤网(12)将通风管(6)容置其中,所述过滤网(12)设有大量通气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分级的浸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底(5)侧面设有筛板(13),所述筛板(13)与浸麦槽筒体(2)内壁之间形成排风腔(14),所述筛板(13)上设有若干筛孔(23),所述筛孔(23)由大小不一的两椭圆孔组成且两椭圆孔的焦点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排风腔(14)与排风管(8)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有分级的浸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麦槽筒体(2)的底部设有喷头(15),所述喷头(15)均匀分布于浸麦槽筒体(2)的底部,所述喷头(15)包括喷帽(19)、导风板(20)及内芯管(21),所述内芯管(21)上部连接有支撑板(22),所述支撑板(22)直径大于内芯管(21)直径,所述喷帽(19)套接在内芯管(21)外部,喷帽(19)的内侧与支撑板(22)连接,所述导风板(20)固定连接于内芯管(21)和喷帽(19),所述导风板(20)与内芯管(21)垂直,所述内芯管(21)上部和导风板(20)上布有通风孔(11),所述喷帽(19)为蘑菇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有分级的浸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15)与给风装置(16)相连,所述给风装置(16)还与通风管(6)相连,所述给风装置(16)为喷头(15)和通风管(6)提供风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有分级的浸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麦槽筒体(2)的顶部设有喷洒装置(17),所述喷洒装置(17)与给水管相连,所述喷洒装置(17)为雾化喷洒装置(17),所述浸麦槽筒体(2)的侧面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给水管相连,所述给水管连有给水装置(18)。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带有分级的浸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筛(1)的筛孔(23)尺寸为2.2mm~2.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林海,未经黄林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37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麦发芽制备系统
- 下一篇:一种栽培间距优化的通用营养液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