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缝钢管的缩径装置及其缩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49355.7 | 申请日: | 2017-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8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叶志航;叶夏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航钢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5/00 | 分类号: | B21C5/00 |
代理公司: | 衢州维创维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2 | 代理人: | 慈程麟 |
地址: | 324100 浙江省衢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胚 缩径装置 无缝钢管 缩径 送料组件 送料 压头 加热 工艺自动化 红外传感器 物料收集槽 安全事故 工作效率 挤压组件 生产效率 依次设置 低能耗 高效率 对管 冷拔 砸伤 附带 搬运 断裂 生产 | ||
1.一种无缝钢管的缩径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PLC控制器(5)、挤压组件、送料组件和加热送料组件,所述挤压组件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固定架(16),所述固定架(16)远离机架(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液压机(14),所述第一液压机(14)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液压杆(18),所述第一液压杆(18)底部连接有上模(17),所述机架(1)上相对上模(17)设置有下模(13),所述上模(17)和下模(13)彼此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挤压管胚缩径的上挤压腔(101)和下挤压腔(102),所述下模(13)和固定架(16)之间设置有第一红外传感器(15);所述送料组件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挤压块(8)和下挤压块(7)以及第二液压机(10),所述第二液压机(10)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液压杆(9),所述第二液压杆(9)底部与上挤压块(8)连接,所述下挤压块(7)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杆(11),所述固定杆(11)顶部与第二液压机(10)连接,所述下挤压块(7)底部安装有用于带动送料组件移动的若干滚轮(3),所述机架(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供滚轮(3)滚动的导槽(2),所述滚轮(3)设置在导槽(2)中,所述滚轮(3)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12),所述驱动电机(12)通过驱动轴(20)与滚轮(3)连接;所述送料组件和加热送料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二红外传感器(6),所述机架(1)底部设置有用于收集管胚的物料收集槽(4);所述PLC控制器(5)分别与第一液压机(14)、第二液压机(10)、驱动电机(1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缝钢管的缩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送料组件包括从左往右依次设置在机架(1)上的加热机(31)、置料台(34)和气缸(37),所述加热机(31)内部设置有盘管状的加热管(32),所述加热机(31)前后贯穿设置有一供管胚穿过的通孔(33),所述置料台(34)顶部设置有置料槽(35),所述气缸(37)的输出端水平设置有推杆(36),所述推杆(36)一端朝向置料槽(35),所述气缸(37)和加热机(31)分别与PLC控制器(5)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缝钢管的缩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6)相对机架(1)的高度低于下挤压块(7)相对机架(1)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缝钢管的缩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3)底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与下挤压腔(102)连通的模具孔(103),所述下模(13)的底部设置有清理组件、升降组件和旋转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在下模(13)上的第一驱动电机(111)和升降板(108),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11)的输出端连接有升降丝杆(109),所述升降板(108)上设置有表面螺纹与升降丝杆(109)相适配的升降螺纹孔(110),所述升降丝杆(109)一端旋转插入升降螺纹孔(110)中;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设置在升降板(108)上的第二驱动电机(107),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07)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轴(106),所述旋转轴(106)一端连接有呈圆锥形的冲头(105);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固定在下模(13)上的风机(104),所述风机(104)的输出口朝向模具孔(1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缝钢管的缩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104)、第一驱动电机(111)和第二驱动电机(107)分别与PLC控制器(5)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缝钢管的缩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孔(103)的内径由远离下模(13)的一端往另一端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缝钢管的缩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孔(103)的最小内径大于旋转轴(106)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航钢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航钢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935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