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商用车防撞梁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48764.5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5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韩建民;何鹏;王盛琪;邹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得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3 | 分类号: | B60R19/0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李泽中;张相午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商用 车防撞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商用车防撞梁。该商用车防撞梁包括:防撞梁主体,包括:外层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和包裹在中心的闭孔PVC芯材,所述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包括:内侧玻纤织物铺层、外侧玻纤织物铺层、非连续玻纤铺层和连续玻纤单向铺层,所述非连续玻纤铺层和连续玻纤单向铺层间隔铺叠在内侧玻纤织物铺层和外侧玻纤织物铺层之间,且对称均匀铺叠;连接板;以及纵向支撑结构,通过所述连接板连接到所述防撞梁主体上。该商用车防撞梁的减重效果好,抗冲击能力强的商用车防撞梁,同时利用复合材料的耐疲劳和耐腐蚀优势与泡沫夹芯的吸能效果,保证结构更加安全有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商用车防撞梁。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撞梁主要采用金属挤压成型,如下所示,这种金属成型的防撞梁具有重量重,耗油多,环保性能差,容易腐蚀,疲劳以及耐环境性能不好,长期使用以及在条件恶劣的区域使用会出现腐蚀以及性能下降等缺陷,这种防撞梁由于刚性强,在碰撞冲击过程中也容易对其他车辆及行人造成较大的伤害。
尤其目前国内商用车大都采用合金钢结构防撞梁,钢结构防撞梁是目前商用车上最常用的安全结构,但是由于钢结构防撞梁结构重量重,刚性大、焊接缺陷、疲劳和防腐性能差、在商用车运行过程中能耗大、环保差、安全性能差等不符合商用车的发展趋势。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商用车防撞梁,该商用车防撞梁的减重效果好,抗冲击能力强的商用车防撞梁,同时利用复合材料的耐疲劳和耐腐蚀优势与泡沫夹芯的吸能效果,保证结构更加安全有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商用车防撞梁,该商用车防撞梁包括:防撞梁主体,包括:外层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和包裹在中心的闭孔PVC芯材,所述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包括:内侧玻纤织物铺层、外侧玻纤织物铺层、非连续玻纤铺层和连续玻纤单向铺层,所述非连续玻纤铺层和连续玻纤单向铺层间隔铺叠在内侧玻纤织物铺层和外侧玻纤织物铺层之间,且对称均匀铺叠;连接板;以及纵向支撑结构,通过所述连接板连接到所述防撞梁主体上。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内侧玻纤织物铺层、外侧玻纤织物铺层、非连续玻纤铺层、连续玻纤单向铺层和闭孔PVC芯材通过环氧树脂的RTM工艺一起固化成型。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非连续玻纤铺层为0°铺层,非连续铺在所述闭孔PVC芯材相对的前后表面;所述连续玻纤单向铺层包括:-45°铺层、45°铺层和90°铺层,连续铺在所述闭孔PVC芯材的外周表面。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非连续玻纤铺层和连续玻纤单向铺层共20-30层,0°铺层、45°铺层、-45°铺层和90°铺层所占的比例为34%、28%、28%、10%。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铺设在闭孔PVC芯材前后表面的非连续玻纤铺层和连续玻纤单向铺层的厚度为6mm-10mm,铺设在闭孔PVC芯材上下表面的连续玻纤单向铺层的厚度为4mm-8mm。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面密度是400g/㎡-600g/㎡;所述非连续玻纤铺层和连续玻纤单向铺层的单层厚度为0.3mm-0.4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商用车防撞梁采用玻璃纤维铺到PVC闭孔泡沫芯材,然后通过RTM工艺固化成一体的结构形式,结构中玻璃纤维铺层采用优化的铺覆方式进行铺覆,极大提高了结构的抗冲击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商用车防撞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商用车防撞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商用车防撞梁的防撞梁主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得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康得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87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