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睡眠状态识别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46375.9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34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冠群;贺钰杰;刘子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乐心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睡眠 状态 识别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睡眠状态识别方法,包括:获取观测对象在观测时间点的睡眠数据;将睡眠数据输入到睡眠状态预识别器中,获取观测对象在观测时间点的睡眠状态的预识别结果;睡眠状态预识别器预先根据睡眠状态已知的睡眠数据训练生成;从与观测时间点连续相邻的多个观测时间点的多个预识别结果中,将重复率超过预设阈值的预识别结果作为观测时间点的睡眠状态。本申请通过预先根据睡眠状态已知的睡眠数据训练生成的睡眠状态预识别器,对睡眠数据进行识别,并不依赖于经验规则,因此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适应性。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睡眠状态识别装置,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睡眠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睡眠状态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睡眠检测技术的发展,许多具备睡眠状态识别功能的便携式智能可穿戴设备已经进入了市场。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睡眠状态识别方法多依据经验规则,具体是以测量得到的加速度等信号与预先设定的经验阈值的对比结果为识别依据。常用的判定指标包括单位时间内观测对象动作的次数、单位时间内观测对象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积分面积分别超过预设阈值的次数等。
可见,现有技术中这些识别方法的依据均是单一的经验规则,而事实上,睡眠状态是很难用简单的指标规则来描述的,即使是处于睡眠状态的观测对象,也会在不同时间段内有不同频率、幅度、加速度和强度的翻转、起身等动作,并且因人而异,而这些很难用简单的经验规则来统一概括,更难以适用于所有的观测对象。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睡眠状态识别方法往往具有较大的误差,并且适应性较差。
由此,采用何种睡眠状态识别方法及装置,以便有效地提高准确性和适应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睡眠状态识别方法及装置,以便有效地提高准确性和适应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睡眠状态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观测对象在观测时间点的睡眠数据;
将所述睡眠数据输入到睡眠状态预识别器中,获取所述观测对象在所述观测时间点的睡眠状态的预识别结果;所述睡眠状态预识别器预先根据睡眠状态已知的睡眠数据训练生成;
从与所述观测时间点连续相邻的多个观测时间点的多个预识别结果中,将重复率超过预设阈值的预识别结果作为所述观测时间点的睡眠状态。
可选地,所述睡眠数据为加速度数据。
可选地,还包括:
在所述获取观测对象在观测时间点的睡眠数据之后、所述将所述睡眠数据输入到睡眠状态预识别器中之前,对所述睡眠数据进行滤波处理。
可选地,还包括:
在对所述睡眠数据进行滤波处理之后、将所述睡眠数据输入到睡眠状态预识别器中之前,分别计算所述观测对象在所述观测时间点前、后预设时长时间段内的睡眠数据的统计特征值;
所述将所述睡眠数据输入到睡眠状态预识别器中,获取所述观测对象在所述观测时间点的睡眠状态的预识别结果包括:
将所述睡眠数据和所述统计特征值输入到所述睡眠状态预识别器中,获取所述观测对象在所述观测时间点的睡眠状态的预识别结果。
可选地,所述统计特征值为标准差。
可选地,所述睡眠状态预识别器预先根据睡眠状态已知的睡眠数据训练生成包括:
所述睡眠状态预识别器预先根据睡眠状态已知的睡眠数据采用随机森林算法或者径向基函数核支持向量机算法训练生成。
可选地,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乐心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乐心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63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