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珐琅银器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40996.6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1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过鹏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江云天工珐琅彩银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4C5/00 | 分类号: | B44C5/00;B44C1/00;C03C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741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珐琅 银器 制备 工艺 | ||
1.一种珐琅银器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的制备工艺方法为:步骤一、照银胎图样,采用压片机将银片压制,切圆回火,然后通过模具把银片旋压成型,制成银胎;
步骤二、检查银胎的外观,确定需要修正的位置;
步骤三、对变形处进行校正,对线条不流畅、沙眼处进行修饰,校正修饰后的银表面流畅圆润;
步骤四、焊接,将校正修饰后的银胎零部件与主体焊接成整体;
步骤五、制备钛用珐琅釉,所述的钛用珐琅釉层包括从里向外依次设于金属底胎底面的底釉层和表面的彩色发光面釉层;
步骤六、将底釉层调入适量的蒸馏水后采用喷枪喷到步骤四制备的银胎半成品表面,晾干后将涂上底釉并晾干的金属底胎送入温控炉中,进行恒温烧制,烧制时间为2-5分钟,烧制温度为700-800℃,烧制结束后冷却、取出,使底釉层牢固烧结于金属底胎的表面上;
步骤七、绘制并烧制彩色发光面釉层,首先将彩色发光面釉层分别调入适量挥发性油类,充分搅拌成稀糊状,然后通过使用画笔手绘或模版印绘或喷枪喷绘方式将彩釉绘制于金属底胎表面已烧结的底釉层上,并 晾干待用,最后将已绘好彩釉并已晾干的坯件至入温控炉中烧制,烧制温度为摄氏750~800度,冷却、取出,使彩色面釉层牢固烧结于底釉层之上,并呈现出各自鲜亮的颜色;
步骤八、打擦修整:用砂纸擦去二次烧制品胎体上多余焊药和珐琅料,然后进行抛光处理,最后用玛瑙刀蘸清洁水反复轻压银胎表面,至光亮后得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珐琅银器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五中的底釉层包含以下重量份成分:氧化钛8-12份、氧化镁1-4份、硅酸锆1-3份,氧化铈1-3 份,三氧化二铝2-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珐琅银器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五中的彩色发光面釉层是由釉料基础材料与着色剂和发光材料混合制成而成,釉料基础材料与着色剂和发光材料的重量比98-100:10-7: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珐琅银器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釉料基础材料包含以下重量份成分:氧化钛7-10份、氧化镁2-4份、硅酸锆1-3份,氧化铈2-3 份,超细沉淀二氧化硅3-5份、氧化铝2-5份、氧化锌2-5份、金属氟化物2-6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珐琅银器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着色剂为氧化铁、氧化铬、氧化锑、氧化镍、氧化钴、氧化锡、氧化锰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珐琅银器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材料为碱土金属铝酸盐或碱土金属硫化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江云天工珐琅彩银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未经丽江云天工珐琅彩银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099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木活字的笔记本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仿造的仙人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