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锂离子电池SOC‑OCV曲线的精确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36062.5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4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孙磊;安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长征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10 | 代理人: | 李景华 |
地址: | 0484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锂离子电池 soc ocv 曲线 精确 测量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车载锂离子电池SOC-OCV曲线的精确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组是各类电动车中最常用的储能元件,其可用剩余电量的精确测量在电动车的发展中一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电池的SOC值是电池能量管理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同时也是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中制定控制策略的一个关键参数。实时准确的SOC值的确定是提高电池效率、有效保护电池的基础。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SOC)是表征电池状态的重要参数之一。SOC常被用来反映电池的可用剩余容量情况,准确的SOC值是电池安全和优化控制充放电能量的保证。
开路电压法是指根据测得开路电压值直接估计电池的剩余电量,所以提供准确的静态开路电压值也尤为重要。但由于电池自身的自恢复效应,测得的电池的SOC-OCV曲线可能会偏离电池的实际状况,本发明通过对所测电池的静态SOC-OCV曲线进行修正,使SOC-OCV曲线尽可能的接近电池的实际状态,从而为车载电池的剩余容量估算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支撑。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载锂离子电池SOC-OCV曲线的精确测量方法,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载锂离子电池SOC-OCV曲线的精确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测试要求,测得一定温度、一定放电电流下电池的容量;
S2:根据步骤S1中测得的容量,采用放电时间截止或者放电容量截止的方法,测试电池在每隔一定放电时间或者放电容量状态下的静态电压;
S3:对每隔一定放电时间或放电容量下的SOC进行重新计算,得到准确的放电SOC-OCV曲线。
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所述的测得一定温度、一定放电电流下电池的容量是指取3次循环容量中的最后一次容量或者3次循环容量的平均值为电池的容量。
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所述的根据步骤S1中测得的容量,采用放电时间截止或者放电容量截止的方法,测试电池在每隔一定放电时间或者放电容量状态下的静态电压的具体步骤包括:
S2.1:以步骤S1中所测容量为额定容量C0,计算以一定倍率放电至一定SOC所需要的时间,或者计算所需要放出的容量C1;
S2.2:按照步骤S2.1中计算结果对电芯进行放电,每次放电后静置1h,取静置结束时的电压为该SOC下的OCV;
S2.3:将步骤S2.2中的测试结果整理成图,得到粗略的该温度下、该放电倍率下的放电SOC-OCV曲线。
优选的,在步骤S2.1中,所述的以步骤S1中所测容量为额定容量C0,计算以一定倍率放电至一定SOC所需要的时间,或者计算所需要放出的容量C1的计算公式为:C0=n* C1,其中,n为整数。
进一步的,在步骤S3中,所述的对每隔一定放电时间或放电容量下的SOC进行重新计算,得到准确的放电SOC-OCV曲线的具体步骤为:
S3.1:根据步骤2.1和步骤2.2的放电结果,得出该次放电的总放电容量C’;
S3.2:通过nC1/ C’得到每次放电后真实的SOC状态,从而得到精确的SOC-OCV曲线,其中,n为整数。
优选的,在步骤S3.1中,所述的总放电容量C’与所述额定容量C0的关系为C’> C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对通常所用的SOC-OCV的测量计算方法进行校正,令校正后的曲线更接近锂离子电芯的实际SOC-OCV曲线,提高了曲线的精确度,也使车载电池的剩余电量评估更可靠、更实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车载锂离子电池SOC-OCV曲线的精确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粗略的SOC-OCV曲线与精确的SOC-OCV曲线对比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长征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长征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60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