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遗落物的自动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34785.1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3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施行;王超;朱鲲;吴磊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再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83 | 代理人: | 董世博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遗落 自动检测 系统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遗落物的自动检测系统,包括视频采集单元、人体信号采集单元、按钮信号采集单元、遗落物分析单元和告警逻辑分析单元,视频采集单元和人体信号采集单元连接至遗落物分析单元并将所采集到的信息发送至遗落物分析单元,遗落物分析单元连接告警逻辑分析单元,按钮信号采集单元连接告警逻辑分析单元,告警逻辑分析单元将警信号并发送至物业管理部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梯遗落物的自动检测方法。本发明提高了遗落物检测的准确率,并且将电梯轿厢内有人的状态排除在检测范围以外,避免了不必要的检测,节省了资源,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轿厢内的视频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梯遗落物的检测技术。
背景技术
乘坐电梯是很多人每天都要经历的事情,有些人由于粗心会将东西遗落在电梯中,由于电梯是公共工具,随时在运行,遗落物有可能被他人捡走,为失主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现有技术中也有关于电梯内的物体检测的一些方案,例如中国专利CN2006800281691,公开了一种电梯的物体检测装置,该物体检测装置具有:图像获取单元,其获取由摄影部拍摄到的当前图像和在监视区域中不存在检测对象时拍摄到的背景图像;背景轮廓线信息提取单元,其提取所述背景图像的轮廓线信息;以及物体检测单元,其根据可否基于所述背景图像的轮廓线信息而从所述当前图像中提取出除背景图像的轮廓线之外的轮廓线,来检测监视区域中有无检测对象,所述物体检测单元在所述当前图像的预定坐标的像素处提取轮廓线时,根据所述背景图像的轮廓线信息来判定该像素的坐标是否是所述背景图像中轮廓线所处位置的坐标,在判定为是所述背景图像中轮廓线所处位置的坐标时,降低轮廓线的检测灵敏度,然后在该像素处提取轮廓线。该方案的缺点在于:该方案主要依靠背景差分检测轿厢内可能存在的物体轮廓线,再进一步利用轮廓线信息分析轿厢内是否确实存在物体。该方案的缺点在于检测到的物体无法区分是人体还是其他物体,因此无法鉴别是否有遗落物存在于电梯中。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缺陷,提高电梯遗落物的检测效率和报失效率,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电梯遗落物的自动检测系统。
为此,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遗落物的自动检测系统,包括视频采集单元、人体信号采集单元、按钮信号采集单元、遗落物分析单元和告警逻辑分析单元,视频采集单元安装在电梯轿厢顶部用于采集电梯门位置及电梯轿厢内的影像信息,人体信号采集单元安装在电梯轿厢内用于采集电梯轿厢内是否有人的信号,按钮信号采集单元安装在电梯轿厢内的按钮面板上,用于采集按钮面板的按钮触发信号,视频采集单元和人体信号采集单元连接至遗落物分析单元并将所采集到的信息发送至遗落物分析单元,遗落物分析单元根据上述信息分析是否有遗落物,并将分析结果发送至告警逻辑分析单元,按钮信号采集单元将按钮触发信号发送至告警逻辑分析单元,告警逻辑分析单元根据遗落物分析单元的分析结果以及按钮触发信号生成告警信号并发送至物业管理部门。
进一步地,视频采集单元包括监控摄像机、工业摄像机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人体信号采集单元包括PIR传感器、微博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按钮信号采集单元包括电梯轿厢内的按钮控制板、按钮触摸屏,或者与按钮控制板以及按钮触摸屏相连接的触发信号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按钮触发信息,从而获取按钮对应的楼层信息。
进一步地,遗落物分析单元包括通用处理设备CPU、ARM、DSP、GPU、FPGA、ASIC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告警逻辑分析单元包括通用处理设备CPU、ARM、DSP、GPU、FPGA、ASIC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遗落物的自动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上述自动检测系统,并包括以下步骤:
(1)人体信号采集单元采集电梯轿厢内是否有人的信号,并发送至遗落物分析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再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再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47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