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密实型沥青混合料及其在检查井周边及坑槽修补应用中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34561.0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591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曾赟;李宝建;张紫阳;李力;张俊搏;张玲;张彬;张巧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咸新区众力沥青有限公司;西安众力沥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26 | 分类号: | C04B26/26;E01C23/09;C04B111/72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李昂;张颖玲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实 沥青 混合 料及 检查井 周边 修补 应用 中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用于坑槽修补的自密实型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密实型沥青混合料由按重量配比的8-12%针入度20-40 dmm的低标号天然沥青胶结料、1-5%的20-100目的胶粉、58-72%的集料和20-30%的矿粉构成,所述自密实型沥青混合料的各组分总含量为100wt%,所述低标号天然沥青胶结料由50-60%的天然沥青母液、0-0.6%的降粘剂、1-3%的氯化聚乙烯橡胶、1-6%的热塑性弹性体、40-50%的石油沥青在170-190℃下搅拌发育1-2h后制得,所述低标号天然沥青胶结料的各组分总含量为100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密实型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聚乙烯橡胶的氯含量为25-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密实型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聚乙烯橡胶的氯含量为35%-3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密实型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然沥青母液由30%-70%的天然沥青与30%-70%的石油沥青构成,且母液中三氯乙烯不溶物的平均粒径小于5微米,粒径小于10微米的占90%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自密实型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油沥青为50#、70#、90#、110#的道路石油沥青中的一种或数种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密实型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弹性体为分子量大于18万的SBS、SBR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密实型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降粘剂包括改性蜡、表面活性剂类或聚烯烃类物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密实型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密实型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为:将集料加热至250-300℃搅拌均匀后,加入胶粉搅拌均匀后,加入180-200℃的低标号天然沥青胶结料搅拌均匀,加入矿粉,在密闭且带保温效果的拌缸内继续搅拌40-180min即得到该自密实型沥青混合料。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密实型沥青混合料在检查井周边及坑槽修补应用中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开槽、(2)清除杂质、(3)吹扫、(4)刷粘层油、(5)灌入温度为200-250℃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密实型沥青混合料、(6)插捣以排除气泡、(7)在表面层撒一层粒径3-10 mm碎石并使其以80%的高度嵌入混合料中,温度降至室温后即可开放交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密实型沥青混合料在检查井周边及坑槽修补应用中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每次灌入的沥青混合料深度不超过6 cm,否则需分层灌入,待前一层混合料温度降至80℃以下后再灌入下一层混合料,且层与层之间撒入粒径5-10 mm的预拌碎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咸新区众力沥青有限公司;西安众力沥青有限公司,未经西咸新区众力沥青有限公司;西安众力沥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456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