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桩机工作装置限速方法及液压限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33709.9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52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傅祖范;赵黎明;苏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天九五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02 | 分类号: | E21B7/02;F15B11/04;F15B13/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楚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7 | 代理人: | 陶祥琲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工 装置 限速 方法 液压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桩机工作装置限速方法及液压限速系统,其中限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回转操作手柄操作回转马达回转,回转马达的工作油路的A/B油口中间的压力油通过回转梭阀一;S2、回转梭阀一选择A/B油口中间较大压力的压力油路连通至减压阀的进油口;S3、压力油通过减压阀减压后,通过减压阀出口的工作油路的压力打开液控换向阀,进入到梭阀二;梭阀二连接至液压泵的泵变量活塞;S4、梭阀二比较工作油路的压力N和液压阀的反馈压力P,压力大的一路压力油进入液压泵的泵变量活塞,调节液压泵的排量;实现控制工作装置的速度。本发明实施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可以很好地提高桩机的操作安全性能及对复杂工况的适应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限速方法及液压限速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桩机工作装置限速方法及液压限速系统,尤其涉及基于负流量液压控制的桩机工作装置的限速方法及液压限速系统。
背景技术
桩机是一种用于打桩的桩工机械,利用冲击力将桩贯入地层,可用于高铁建设。2012-2016年中国桩机行业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显示:桩机品种繁多,最常用的几种:螺旋打桩机、柴油锤打桩机、正反循环钻机、冲击钻机、插板机、夯扩桩机等。
桩机一般由桩锤、桩架、立柱、斜撑杆、底盘、行走机构、回转机构、卷扬机构、操纵室、液压系统及电气系统等组成。桩锤依附在桩架前部两根平行的竖直导杆(俗称龙门)之间,用以提升吊钩吊升。桩架为一钢结构塔架,在其后部设有卷扬机,用以起吊桩和桩锤。桩架前面有两根导杆组成的导向架,用以控制打桩方向,使桩按照设计方位准确地贯入地层。打桩机的基本技术参数是冲击部分重量、冲击动能和冲击频率。桩锤按运动的动力来源可分为落锤、汽锤、柴油锤、液压锤等,打桩机上一般设有一个专用的回转机构,方便旋转。
而目前这种打桩机一般采用一组负流量控制阀分别控制所有动作,因为工作装置需要大流量,所以当回转时,容易导致速度过快。目前对于回转机构回转速度的限定系统是通过限制液压手柄的操作行程来控制回转机构的回转速度,但是此方案存在很明显的缺点是:回转压力因负流量的中位回油导致压力不能达到设定压力,在某些需要大扭矩回转的工况下无法执行回转动作。
此外,也有通过强制节流,多余的流量通过溢流阀溢流来实现回转动作的,但是这种方案的缺点是系统发热很严重,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以下两份对比文件公开了两种控制回转速度的回转系统及控制方法:
对比文件1:CN103669463B公开一种液压回转系统的加速控制方法、装置和挖掘机。加速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0,获取回转泵的当前压力;步骤20,判断当前压力与门限压力之间的关系,在当前压力大于门限压力的情况下,执行步骤30;步骤30,将回转泵的流量控制电流减小第一预定值以得到下一控制的流量控制电流从而控制回转泵的流量;步40,循环执行步骤10至30,直到当前压力小于或等于门限压力。
对比文件2:CN103527073B公开一种旋挖钻机控制回转液压回路系统,包括主泵,所述主泵通过管路连通有主控阀,主控阀通过管路分别连通有先导手柄和回转马达;所述主泵与主控阀之间还通过管路连通有回转降速装置,本发明采用上述方案,旋挖钻机无动作或回转以外的其他动作时,回转降速装置中的电磁阀不得电,主阀的反馈油路产生反馈压力经回转降速装置中的梭阀至主泵变量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桩机工作装置限速方法及液压限速系统,工作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回转机构、卷扬机构;该限速方法及液压限速系统通过限制泵排量达到限制桩机工作装置最大速度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桩机工作装置限速方法,所述工作装置为桩机的回转机构,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天九五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恒天九五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37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