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植槽移栽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32789.6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4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高国华;郑玉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1/00 | 分类号: | A01C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植 移栽 | ||
1.一种定植槽移栽机,其特征在于:该移栽机包括下槽部分、落土部分和移栽部分;下槽部分、落土部分和移栽部分均固定在机架上;下槽部分包括支架Ⅰ(1)、传送带Ⅰ(2)、限位带(3)、支架Ⅱ(11)和定植槽停放板(12);支架Ⅰ(1)、支架Ⅱ(11)均由四个立柱支撑,传送带Ⅰ(2)安装在支架Ⅰ(1)上,定植槽停放板(12)安装在支架Ⅱ(11)上;定植槽(4)放置在定植槽停放板(12)上;限位带(3)随传送带Ⅰ(2)一起安装,限位带(3)设置在定植槽(4)外侧,保证定植槽(4)向前行进而不发生打滑,防止侧向滑动;
落土部分包括土仓(5)、旋叶杆(6)、偏心轮杆(7)、气缸(13)和土仓挡板(14);定植槽(4)与土仓(5)相对应;旋叶杆(6)安装在土仓(5)的内部,工作时通过旋叶杆(6)的搅动使土仓(5)内部的土均匀落入定植槽(4)中;土仓挡板(14)安装在土仓(5)下部,通过土仓挡板(14)控制土仓(5)的开合,防止土流失;土仓挡板(14)由气缸(13)驱动;偏心轮杆(7)安装在传送带Ⅰ(2)上部处,偏心轮杆(7)的转动能够振动完成落土后的定植槽(4),使落土效果更充分;
移栽部分包括支架Ⅲ(8)、支架Ⅳ(9)、支架Ⅴ(10)、穴盘固定板(15)、传送带Ⅱ(16)、传送带Ⅲ(17)和移栽装置(21);移栽装置(21)为冲孔压实及移栽手爪一体式结构,包括滑轨(18)、滑块Ⅰ(19)、移栽手爪(20)、冲孔压实件(22)和滑块Ⅱ(23);支架Ⅲ(8)由两个立柱及一个横杆组成,用于固定移栽装置(21);支架Ⅳ(9)、支架Ⅴ(10)均由四个立柱组成,支架Ⅳ(9)用以支撑传送带Ⅱ(16),支架Ⅴ(10)用以支撑传送带Ⅲ(17),传送带Ⅲ(17)用以输送定植槽;移栽手爪(20)和冲孔压实件(22)设有多个,各个移栽手爪(20)和冲孔压实件(22)均安装在移栽装置(21)机架两侧的横梁上;滑块Ⅰ(19)、滑块Ⅱ(23)均安装在滑轨(18)上,滑轨(18)固定在支架Ⅲ(8)上;所述滑块Ⅰ(19)、滑块Ⅱ(23)与滑轨(18)相配合,并能沿滑轨(18)进行直线运动;穴盘固定板(15)设置在传送带Ⅱ(16)上,穴盘固定板(15)的四周设有台沿以固定穴盘;当定植槽(4)运送到指定位置时,移栽装置(21)便作为一个整体连续完成在定植槽(4)中冲孔压实和移栽的工作;移栽装置(21)通过滑块Ⅰ(19)、滑块Ⅱ(23)固定在滑轨(18)上,并一起固定在支架Ⅲ(8)上,滑块Ⅰ(19)、滑块Ⅱ(23)与滑轨(18)相配合,并能沿其直线运动;当定植槽进入工位时,移栽装置(21)便开始工作,由于移栽装置(21)是移栽手爪与冲孔压实一体式结构,当移栽手爪整体向下运动,在手爪在穴盘中插取幼苗的同时,冲孔压实机构也已经在种植槽中完成了冲孔压实的工作;移栽手爪整体向上运动,穴盘苗被提起,移栽手爪整体横向运动使移栽手爪到达种植槽的上方,每个移栽手爪中间有布带连接,并可控制间距,在第一个手爪的带动下移栽手爪便能横向展开使每个手爪对应相应的移栽槽;之后移栽手爪整体向下运动将穴盘苗插入移栽槽之中,然后移栽装置(21)退回原位,随后定植槽(4)随传送带运动到指定位置放好,到此完成一个定植槽的移栽工作;
支架Ⅰ(1)、支架Ⅲ(8)、支架Ⅳ(9)、支架Ⅴ(10)、支架Ⅱ(11)起到整机的支撑作用,保证穴盘、定植槽、传送带在其上稳定工作;
准备开始工作时,定植槽(4)停放在定植槽停放板(12)上,然后被推上传送带Ⅰ(2)上,传送带Ⅰ(2)带着定植槽(4)向前运动,在限位带(3)的作用下定植槽(4)向前的运动不会发生横向或侧向滑动;随后定植槽(4)运动到落土部分,当到达土仓(5)的正下方时,气缸(13)工作推开土仓挡板(14),在旋叶杆(6)的作用下土落到定植槽(4)中,同时在下方的偏心轮杆(7)作用下会使定植槽(4)产生振动的效果,使填土更加充分;然后气缸(13)将土仓挡板(14)推入,关闭土仓(5)下部开口,防止土不必要的洒落,等待下一个定植槽输送过来再开启;此时已完成下槽与落土的工作,定植槽(4)随传送带Ⅲ(17)进入移栽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278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性锌碘液流电池
- 下一篇:基于Docker容器实现的云端手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