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氨茶碱口腔崩解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29922.2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19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郑易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互竑生物医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24 | 分类号: | A61K9/24;A61K31/522;A61K47/04;A61K47/32;A61K47/10;A61P1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马赟斋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中国医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氨茶碱 口腔 崩解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氨茶碱口腔崩解片,主要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而成:氨茶碱20‑40%、填充剂40‑80%、崩解剂0‑10%、粘合剂2%‑10%、微粉硅胶0.1‑1.0%、矫味剂0‑2%。本发明公开了该氨茶碱口腔崩解片的制备方法。所述氨茶碱口腔崩解片药物释放速度快,可提高患者服用药物的依从性,尤其方便老人、小孩、吞咽困难者服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茶碱口腔崩解片,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氨茶碱口腔崩解片。本发明还涉及该氨茶碱口腔崩解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三维打印技术(three dimensionprinting,3DP)是一种以数字化模型为基础的快速成型技术。3D打印的核心思想最早起源19世纪末的美国,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由麻省理工学院开发才有了雏形。3D打印技术是在计算机软件上根据物体的CAD模型或CT等数据,设计构造三维立体模型,依据“逐层打印,层层叠加”的概念,通过材料的堆积,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黏性液体等可粘合材料,快速而精确地制造具有特殊外型或复杂内部结构的物体。
3D打印技术最初应用于制造业、航天航空及工业设计等领域,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这一新兴的科技开始进入医药领域,如在医学模型制造、组织器官再生、临床修复治疗和药物研发试验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2015年7月31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Aprecia公司生产的全球首款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的Spritam(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速溶片上市,这标志着3D打印技术继打印人体器官后进一步向制药领域迈进。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空气质量随之降低,不少国家的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全球约有一亿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儿童可达3%,据测算全国约有3千万以上支气管哮喘患者,其起病急骤,如果治疗不当或诊治不及时,患者易发生窒息,危及生命健康。氨茶碱药物对支气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是最强的,可使支气管扩张,肺活量增加,作用较为持久,尤其是对痉挛状态的支气管效果显著,另外氨茶碱还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加强心脏收缩力的作用。多用于马牛的肺气肿,以及犬因心力衰竭而引起的肺充血(心性喘息)的平喘。适应症为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缓解喘息症状;也可用于心源性肺水肿引起的哮喘。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氨茶碱普通片崩解时间长,不能满足应急患者的需求;此外,雾化吸入氨茶碱液,可以快速起效,但需要用到雾化设备,不能随时随地的满足患者需求。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氨茶碱口腔崩解片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一种3D打印氨茶碱口腔崩解片,崩解时间短、起效速度快、适合吞咽困难患者服用。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上述3D打印氨茶碱口腔崩解片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3D打印氨茶碱口腔崩解片,主要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而成:氨茶碱20-40%、填充剂40-80%、崩解剂0-10%、粘合剂2%-10%、微粉硅胶0.1-1.0%、矫味剂0-2%。
较优选的,按质量百分比计算,处方包含以下组分:氨茶碱20-35%、填充剂40-80%、崩解剂5-10%、粘合剂5%-10%、微粉硅胶0.1-1.0%、矫味剂0-2%。
所述的填充剂包括但不限于蔗糖、糊精、乳糖、预胶化淀粉、可溶性淀粉、甘露醇、山梨醇和木糖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的崩解剂包括但不限于低取代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淀粉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微晶纤维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的粘合剂包括但不限于聚维酮K30、羟丙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互竑生物医学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互竑生物医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99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氨茶碱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合电解质包芯形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