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合成甲基丙烯腈的锰基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28499.4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22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高爽;王连月;吕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3/34 | 分类号: | B01J23/34;B01J27/187;C07C253/00;C07C255/0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合成 甲基 丙烯腈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液相氨化氧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合成甲基丙烯腈的锰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锰基催化剂包括单纯锰氧化物或负载型锰氧化物。单纯锰氧化物由高价锰盐还原得到;所述的负载型锰氧化物由锰盐浸渍或沉积沉淀到载体上,然后通过高温煅烧得到。在所述锰基催化剂存在下,以甲基丙烯醛为底物,在氧气和氨气氛围中,不添加助剂,甲基丙烯腈收率高达90%。与已有技术相比,该发明所涉及反应首次在液相条件下进行,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产物收率高、绿色环保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相催化氧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锰基催化剂,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合成甲基丙烯腈的锰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甲基丙烯腈是非重要的石油化工中间产品。由甲基丙烯腈水解、酯化所得的甲基丙烯酸酯类是高聚物有价值的单体。尤其甲基丙烯酸甲酯是高分子化学、有机玻璃和其他合成树脂单体的重要原料,也是一种具有良好光学性能的热塑性塑料,可用于涂料工业。制得的甲基丙烯酰胺可用作强抗水剂和共聚单体。甲基丙烯腈本身可进行均聚或与其它单体共聚制成塑料或纤维。比如甲基丙烯腈是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MI)泡沫塑料主要单体原料,在众多的泡沫塑料中,相同密度条件下PMI泡沫塑料的比强度和比模量是最高的,PMI泡沫塑料还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耐热温度达240℃,且易加工成型,与各种树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是夹层结构复合材料理想的芯材。以其为芯材制备的高性能夹层结构复合材料,已被美、日、欧等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车辆、船舶等高科技领域。
最早,美国Sohoi公司在1973年已将纯异丁烯氨氧化制甲基丙烯腈的工艺用于工业生产。但以混合C4烯烃氨氧化制甲基丙烯腈和丁二烯的工艺,国外虽已有专利发表,迄今仍停留在中试阶段未见工业化报道。异丁烯氨氧化生成甲基丙烯腈,正丁烯氧化脱氢生成丁二烯。除主反应外还有一系列副反应生成氢氰酸、乙腈、丙烯腈、甲基丙烯醛、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反应为强放热反应。利用石油化工裂解装置的副产--抽提丁二烯后的混合烯烃馏份,直接进行氨氧化反应生产甲基丙烯腈和丁二烯的新工艺。主要以浸渍型磷鉬铋铁钾复合物为催化剂,甲基丙烯腈单程收率始终稳定在60-62%之间,丁二烯单程收率在55-80%之间,但是这个过程也会副产氢氰酸、丙烯腈等。
尽管以异丁烯为原料,气相工艺条件下,直接氨氧化制备甲基丙烯腈已经工业生产,但是这个过程副产很多,导致后处理工艺设备复杂,投资多,耗能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参照两步法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工艺路线,第一步,异丁烯在气相条件下,氧化为甲基丙烯醛;第二步,甲基丙烯醛在液相条件下,直接氨化氧化为甲基丙烯腈。两步法总收率可达80%,且副反应极少,工艺设备简单,耗能少,更具有工业化生产的前景,本发明提供该工艺所需的锰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所述锰基催化剂存在下,以甲基丙烯醛为底物,在氧气和氨气氛围中,不添加助剂,甲基丙烯腈收率高达90%。与已有技术相比,该发明所涉及反应首次在液相条件下进行,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产物收率高、绿色环保等优点。
本发明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
一种用于合成甲基丙烯腈的锰基催化剂,包括单纯锰氧化物或负载型锰氧化物。单纯锰氧化物由高价锰盐还原得到;所述的负载型锰氧化物由锰盐浸渍或沉积沉淀到载体上,然后通过高温煅烧得到。在下在氧气和氨气氛围,该催化剂用于合成甲基丙烯腈。
用于合成甲基丙烯腈的锰基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单纯锰氧化物的制备:分别称取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加到水中,室温搅拌,得到混合溶液;称取一定量的硝酸锰,加入水中,室温搅拌,将所得混合溶液慢慢滴加到上述混合溶液中,用氢氧化钠调节混合液pH为10,混合物室温下搅拌若干小时,过滤,所得固体100℃烘箱内干燥,然后在高温空气氛围下焙烧若干小时,即得目标催化剂。负载型锰基催化剂制备:称取一定量的载体分散在硝酸锰的水溶液中,室温搅拌下,用氢氧化钠调节混合液pH为10,室温下继续搅拌24小时,经过过滤、洗涤、100℃烘箱内干燥后,所得固体在高温空气氛围焙烧若干时间,即得目标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84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