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火花电极、火花机及壳体注塑模具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27758.1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15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杜延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9/12 | 分类号: | B23H9/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石佩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火花 电极 火花机 壳体 注塑 模具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火花电极,包括电极主体,电极主体包括底板及四块侧板,四块侧板首尾相接且分别连接于底板的四周的边缘,底板及四块侧板之间围设形成一内腔,底板包括背离内腔以用于加工注塑模具中前模仁成型面的前模仁放电面,每块侧板包括背离内腔的以用于加工注塑模具中行位成型面的行位放电面,四块侧板远离底板的一端面相互连接形成用于加工注塑模具中后模镶件成型面的后模镶件放电面。本发明提供的电火花电极,节省了材料,且加工出来的六个成型面之间的配合公差较小,如此可以减小用注塑模具注塑出来的壳体的分模夹线及保证壳体的火花纹面相一致。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包括上述电火花电极的火花机及一种壳体注塑模具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火花加工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火花电极、火花机及壳体注塑模具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较多产品是通过注塑成型的,且人们对通过注塑成型的塑胶产品(如壳体)的外观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则因此对注塑模具的精度也提出了较高要求,那么也就对制作注塑模具的工艺本身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传统的注塑模具,其模腔的成型面的加工需要分别通过与前模仁、四面行位及后模镶件相配合的多个电极分别进行加工,不但造成了材料的浪费,且由于多个不同电极的加工精度、放电参数及材料性质的影响,常常会导致所加工出来的模腔的成型面之间具有配合公差,从而导致所注塑出来的壳体出现较多分模夹线及不一致的火花纹面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电火花加工所采用的电极造成的材料浪费及容易导致模腔的成型面之间具有配合公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节省材料及可减小模腔各成型面之间配合公差的电火花电极、火花机及壳体注塑模具加工方法。
一种电火花电极,用于加工壳体注塑模具的模腔的多个成型面,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主体,所述电极主体包括底板及四块侧板,四块所述侧板首尾相接且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板的四周的边缘,所述底板及四块所述侧板之间围设形成一内腔,所述底板包括背离所述内腔以用于加工所述注塑模具中前模仁成型面的前模仁放电面,每块所述侧板包括背离所述内腔以用于加工所述注塑模具中行位成型面的行位放电面,四块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面相互连接形成用于加工所述注塑模具中后模镶件成型面的后模镶件放电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包括平板及分别连接于所述平板四周边缘的四块第一弧形板,四块所述第一弧形板分别相对于所述平板的四周边缘弯曲呈开口朝向所述内腔的弧形,且四块所述第一弧形板之间首尾相接且光滑过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背离所述内腔的一侧设有一火山口状凸起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块所述侧板为由相应的所述第一弧形板的边缘弯曲呈开口朝向所述内腔的第二弧形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火花电极还包括第一装夹部与第二装夹部,当加工所述注塑模具的前模仁成型面及四面行位成型面时,所述第一装夹部装配于所述底板设有所述内腔的一侧,当加工所述注塑模具的后模镶件成型面时,所述第二装夹部装配于所述底板背离所述内腔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夹部与第二装夹部均为长方体板状结构,当所述第一装夹部与所述底板装配时,所述第一装夹部沿长度方向贴合于所述底板,且所述第一装夹部的中心线与所述底板的中心线重合;当所述第二装夹部与所述底板装配时,所述第二装夹部沿长度方向贴合于所述底板,且所述第二装夹部的中心线与所述底板的中心线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火花电极还包括避空校准部,所述避空校准部的一侧装配于所述底板设有所述内腔的一侧,当所述第一装夹部与所述底板装配时,所述第一装夹部与所述避空校准部的另一侧装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避空校准部为长方体板状结构,所述避空校准部沿长度方向贴合于所述底板,所述避空校准部的中心线与所述底板的中心线重合。
一种火花机,包括如上述所述的电火花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77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介入微细电解加工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线切割机精确定位中心孔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