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工业废水生物脱氮处理效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21312.8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94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薛罡;李响;钱雅洁;刘云帆;张文启;刘振鸿;王小暖;安婧;汪钟凝;李前;孟程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上海森溪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10;C02F3/28;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王文颖 |
地址: | 20005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工业废水 生物 处理 效能 方法 | ||
1.一种提高工业废水生物脱氮处理效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生物好氧池中投加生物质炭铁催化剂填料,调节工业废水的pH值至6.5-7.5,将工业废水批次引入好氧池,反应出水全部回流,循环运行2-5d,溶解氧浓度为0.5-5mg/L,循环结束后静沉排水,重新以工业废水为进水,重复以上回流循环步骤2-10次,驯化形成好氧-生物质炭铁耦合系统;
步骤2):在生物缺氧池中投加生物质炭铁催化剂填料,将生物好氧池的出水与工业废水混合后以混合废水作为进水,调节pH值至6.5-7.5后引入缺氧池,反应出水全部回流,循环运行2-5天,循环结束后静沉排水,再重新以混合废水为进水,重复以上回流循环步骤2-10次,驯化形成缺氧-生物质炭铁耦合系统;
所述步骤1)、2)中的生物质炭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农田秸秆切碎至2-8cm长度,用0.5-3mol/L的NaOH浸泡1-10h,与含水率为60%-80%的剩余活性污泥混合,秸秆干重与剩余污泥干重比为0.2:1-3:1;将混合后的秸秆与剩余污泥加入高温加热密闭罐中,投加量为罐体积的40%-85%,密闭加热至140-220℃,加热1-8h后停止加热;温度降至60-80℃后开启反应罐,投加秸秆与剩余污泥干重总质量5%-30%的铁单质或铁屑,重新密闭反应罐,继续加热至180-240℃,加热0.5-4h,温度降至50℃以下卸料,离心分离后取沉淀物,105℃烘干或自然风干后,对制备的生物质炭铁催化剂用带孔径的塑性网织布包裹成型,每包20-80kg,构成生物质炭铁催化剂填料;
步骤3):将至少一个驯化好的好氧-生物质炭铁耦合系统与至少一个缺氧-生物质炭铁耦合系统进行多级组合,形成多级增强脱氮系统,工业废水连续进水,调整进水pH值以及各反应池中的溶解氧浓度及水力停留时间,出水在沉淀池中进行沉淀分离排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工业废水生物脱氮处理效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工业废水为含氮有机工业废水,其进水氨氮浓度为50-800mg/L,总氮浓度为50-1000mg/L。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工业废水生物脱氮处理效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氮有机工业废水为纺织印染废水、抗生素废水、制药废水、味精工业废水或己内酰胺生产废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工业废水生物脱氮处理效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生物好氧池的总悬浮固体浓度为2.5-5g/L,溶解氧的浓度为0.5-5mg/L;生物质炭铁催化剂的投加量为10-100kg/m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工业废水生物脱氮处理效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生物缺氧池的总悬浮固体浓度为3-8g/L,采用机械搅拌或底部搅拌,溶解氧浓度为小于0.5mg/L;生物质炭铁催化剂的投加量为20-80kg/m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工业废水生物脱氮处理效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生物好氧池的出水与工业废水混合时的体积比为0.5-3: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工业废水生物脱氮处理效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为:将两个驯化好的好氧-生物质炭铁耦合系统与两个缺氧-生物质炭铁耦合系统进行二级组合,形成好氧-缺氧-好氧-缺氧二级增强脱氮系统,工业废水进水的pH值调至6.5-8.0,一级好氧池的溶解氧浓度为2-8mg/L,水力停留时间为6-24h,二级好氧池的溶解氧浓度为0.5-4mg/L,水力停留时间为3-20h,一级和二级缺氧池的溶解氧浓度均小于0.5mg/L,一级缺氧池水力停留时间为8-20h,二级缺氧池水力停留时间为4-15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上海森溪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东华大学;上海森溪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131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