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作业系统和交通运输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117788.4 | 申请日: | 2017-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86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 发明(设计)人: | 周碧云;M·塞德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1/00 | 分类号: | E01C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作业 系统 交通运输 | ||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作业系统和交通运输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交通运输系统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被设置在交通运输系统的一条或多条车道的第一侧上的传送器,并且该传送器可操作为运输放置在其上的一个或多个对象。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一般涉及交通运输领域,并且具体地涉及作业系统和交通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高效的交通运输手段是现代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效和充足的交通运输系统。当前的交通运输系统通常由市政部门等来维护。例如,洒水车可以定期地在道路上喷洒水,清洁工可以定期地将废物从道路清除。然而,维护服务不是成本高效的,仅能在指定的时间进行并且受到交通状况的限制。
此外,对于驾驶员和乘客来说,不方便接触到其他需要的对象。例如,如果驾驶员非常口渴,他/她可能不得不等待出口,在便利店停车来获得一瓶水。因此,交通运输系统不能满足驾驶员的各种需求,从而降低了总体体验。
因此,存在对在运输系统中使用的作业系统,特别是在例如用于低速车辆的交通运输系统中使用的作业系统的需要。
发明内容
总体而言,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作业系统,以及包括该作业系统的交通运输系统。
在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用于交通运输系统的系统。该交通运输系统包括被设置在交通运输系统的一条或多条车道的第一侧上的传送器,并且该传送器可操作为运输放置在其上的一个或多个对象。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系统可以传递一个或多个对象以用于各种任务,例如维护交通运输系统、为驾驶员运送食品和饮料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轨道被设置在交通运输系统的第一侧上并具有设置在其上的操纵器。操纵器可操作为沿着轨道移动并取走一个或多个对象以用于清洁一条或多条车道。
操纵器可以沿着车道在预定义的轨迹中移动。因此,清洁系统不需要配备有高精度传感器或复杂的控制机构。以这种方式,清洁系统的复杂度可以显著减少并且其更加适于交通运输系统。清洁系统还可以相应地具有显著降低的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轨道被设置在传送器与一条或多条车道之间。以这种方式,操纵器可以在以便利的方式将对象传递到车道和传送器并且从车道和传送器传递对象的同时,具有减少的行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送器包括伺服轨道,其可操作为以基本恒定的速度移动。传送器还包括平台,该平台可以被放置在伺服轨道上并且适于承载一个或多个对象中的至少一个随着伺服轨道移动。以这种方式,传送器可以用相对较低的成本和简单的控制机构来实现。
例如,伺服轨道可以被伺服电机致动,该伺服电机例如包括内置的编码器或其他位置反馈机构,以确保输出实现所需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送器还包括被设置为与伺服轨道相邻的第一停车轨道。平台可操作以移动到第一停车轨道上并且停放在该处。停车轨道可以为清洁系统提供附加的功能,以使得,如果需要,该平台可以停放在停车轨道处并且不会阻挡伺服轨道上的任何其他平台。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送器还包括第一静态轨道,相邻于伺服轨道被设置,其中平台可操作为以比基本恒定的速度更快的速度在第一静态轨道上移动。静态轨道可以为清洁系统提供附加的功能,以使得,如果需要,该平台可以赶超伺服轨道上的任何其他平台。
在一些实施例中,伺服轨道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被设置在一条或多条车道的第一侧上,并且第二段被设置在一条或多条车道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上,第一段和第二段相互连接以形成闭环。第一停车轨道和第一静态轨道被设置为在一条或多条车道的第一侧上与伺服轨道的第一段相邻。
以这种方式,当第一段在第一侧上的一个方向上移动时,第二端可以以相反的方式移动。因此,尽管伺服轨道在一个方向上以基本恒定的速度移动,该伺服轨道可以支持一个或多个对象的双向传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77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