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浇前中包内氧化性气氛置换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115014.8 | 申请日: | 2017-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4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 发明(设计)人: | 杨克枝;张乔英;唐嘉瑞;王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00 | 分类号: | B22D1/00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 地址: | 243003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开浇前中包内 氧化 性气 置换 方法 | ||
1.开浇前中包内氧化性气氛置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一包盖和第二包盖设置于中包上,第一包盖上设置有与中包的冲击区连通的第一烘烤孔,通过第二包盖上设置的充气口进行充氩且使氩气为自上而下的方式充入中包内,第一烘烤孔处于打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浇前中包内氧化性气氛置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向中包内充氩时,充氩压力控制在0.8~2.0MPa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浇前中包内氧化性气氛置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向中包内充氩时,充氩时间控制在2~4min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浇前中包内氧化性气氛置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烘烤孔为在第一包盖上贯穿设置的通孔,第一烘烤孔位于中包的冲击区的上方且与冲击区连通,第一包盖设置于中包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浇前中包内氧化性气氛置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包盖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包盖位于两个第二包盖之间,第二包盖上设有第二烘烤孔,充氩时第二烘烤孔需封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浇前中包内氧化性气氛置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烘烤孔为在第二包盖上贯穿设置的通孔,利用石棉盖板盖住所述第二烘烤孔,以将第二烘烤孔封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开浇前中包内氧化性气氛置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口在所述第二包盖上设置多个,充气口设置于第二包盖的底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浇前中包内氧化性气氛置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包在烘烤前,使用石棉板实现中包与第一包盖和第二包盖之间以及第一包盖和第二包盖之间的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浇前中包内氧化性气氛置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向中包内充氩时,充氩压力控制在1.4~1.8MPa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浇前中包内氧化性气氛置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向中包内充氩时,充氩压力控制在0.8~1.0MPa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501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插入式射砂嘴
- 下一篇:一种制备金属半固态浆料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