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灾难救援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06417.6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0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李颜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颜璐 |
主分类号: | B60G17/08 | 分类号: | B60G17/08;B60K17/16;B60P3/00;B23D7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2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灾难救援 救援通道 辅助轮 机械臂 切割器 救援 机械臂底座 后轮 常规车辆 二次伤害 复杂地形 复杂环境 控制中心 装载装置 车本体 高效率 障碍物 驾驶室 前轮 配合 安全 | ||
1.一种灾难救援车,包括:车本体(1),驾驶室(2),前轮(3),后轮(4),所述的前轮(3)和后轮(4)皆为驱动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中心(5),救援通道装载装置(6),救援通道(7),机械臂(8),机械臂底座(9),切割器(10);所述的驾驶室(2)位于车本体(1)的前部,所述的控制中心(5)设置于所述的车本体(1)上部的一侧,所述的救援通道装载装置(6)固定设置于所述的车本体(1)的后部,所述的救援通道(7)可从一侧活动进出所述的救援通道装载装置(6),所述的机械臂(8)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的机械臂底座(9),所述的机械臂底座(9)活动连接于所述的车本体(1)的中部,所述的机械臂(8)另一端的端部安装有所述的切割器(10);所述的车本体(1)的下部、前轮(3)与后轮(4)之间的位置还设置有辅助轮(11),所述的前轮(3)与车本体(1)连接处设置有前减震器(31)、前轮液压缸A(32)、前轮液压缸B(33),所述的后轮(4)与车本体(1)连接处设置有后减震器(41)、后轮液压缸A(42)、后轮液压缸B(43),所述的辅助轮(11)与车本体(1)连接处设置有辅助轮液压缸A(111)和辅助轮液压缸B(112);所述的救援通道装载装置(6)由外部箱体(61)、滑板(62)、滑板液压杆(63)、滑槽(64)、两个球形液压连接装置B(65)、两根救援通道伸缩液压杆(66)组成,所述的外部箱体(61)为右侧面开口的半封闭箱体,所述的滑板液压杆(6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的外部箱体(61)的左侧面内,另一端连接所述的滑板(62)的内侧面,所述的滑槽(64)开设于所述的外部箱体的内侧,所述的滑板(62)可由所述的滑板液压杆(63)推动并沿所述的滑槽(64)活动进出,所述的球形液压连接装置B(65)和两根救援通道伸缩液压杆(66)设置于所述的滑板(62)的外侧面;所述的救援通道(7)为多层伸缩架组成的立体结构,所述的每层伸缩架由多个支撑单元和多个辅助支撑单元铰接串联而成,每个支撑单元由连接节A(71)、连接节B(72)、救援通道扩张气压杆(73)、四根支撑条(74)组成,所述的救援通道扩张气压杆(73)的两端分别连接连接节A(71)和连接节B(72),每两根支撑条(74)的一端铰接在一起,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的连接节A(71)和连接节B(72),辅助支撑单元由四根首尾相接的辅助支撑条(75)组成,每个支撑单元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辅助支撑单元,所述的救援通道扩张气压杆(73)的伸缩进而带动该伸缩架收缩或展开;每层伸缩架之间通过上下伸缩气压杆(76)连接;所述的两个相邻的支撑单元上部还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的两根救援通道伸缩液压杆(66)分别连接的两个球形液压连接装置A(67);所述的滑板液压杆(63)、救援通道伸缩液压杆(66)、救援通道扩张气压杆(73)和上下伸缩气压杆(76)与所述的控制中心(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灾难救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臂(8)由三根杆臂构成,杆臂与杆臂之间相互铰接,其中一根杆臂的一端与所述的机械臂底座(9)连接,其中一根杆臂的一端安装有切割器(10),所述的杆臂与杆臂铰接处设置有舵机,与所述的控制中心(5)连接;所述的机械臂底座(9)处设置有机械臂转动装置(91),与所述的控制中心(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灾难救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轮设置有前差速器(34),所述的后轮设置有后差速器(44),所述的车本体(1)还设置有中央差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灾难救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节A(71)、连接节B(72)、支撑条(74)和辅助支撑条(75)为不锈钢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灾难救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中心(5)采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行整个装置的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颜璐,未经李颜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641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气体治疗袋
- 下一篇:一种全解耦线控转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