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品检测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06127.1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2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底欣;张兆宇;奥琛;李磊;田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V9/00 | 分类号: | G01V9/00;G01V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待检测物品 反射信号 信号序列 检测 方法和装置 发射信号 收发单元 物品检测 非接触式 混合物品 相对移动 样本信号 预定轨迹 便利性 发送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物品检测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收发单元和待检测物品沿预定轨迹相对移动,该收发单元发送发射信号,并且接收基于该发射信号的反射信号;该待检测物品包括至少一种物品;对该反射信号进行处理,以获得至少一种物品反射信号第一特性的信号序列;对该信号序列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该信号序列与样本信号序列进行比较,以确定该待检测物品中所包含的物品。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方法,能够实现对包含多种待检测物品的混合物品的检测,并且通过这种非接触式的检测方式可以提升便利性,缩短检测时间,同时降低检测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品检测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公共场所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对诸如管制器具、易燃易爆品等危险品进行检测成为重要的问题。目前,针对危险品的检测装置广泛应用于机场、火车站、地铁站、体育场等各种人员密集场合,危险品检测装置可以分为两个类型: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接触式检测装置需要将可疑物品(例如装有液体的瓶子)放置在检测装置上进行检测,而非接触式检测装置能够在可疑物移动到距离检测装置一定范围内即启动检测并分辨可疑物是否属于危险品。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目前针对非接触式检测装置,常见的检测方法之一是X射线探测方法,但是该方法成本通常较高,长期使用将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物品检测方法和装置,能够实现对包含多种待检测物品的混合物品的检测,并且通过这种非接触式的检测方式可以提升便利性,缩短检测时间,同时降低检测成本。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物品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
收发单元,其用于发送发射信号,并且接收基于该发射信号的反射信号;
控制单元,其用于控制收发单元和/或待检测物品沿预定轨迹相对移动;该待检测物品包括至少一种物品;
第一处理单元,其用于对该反射信号进行处理,以获得至少一种物品反射信号第一特性的信号序列;
第二处理单元,其用于对该信号序列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该信号序列与样本信号序列进行比较,以确定该待检测物品中所包含的物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物品检测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收发单元和待检测物品沿预定轨迹相对移动,该收发单元发送发射信号,并且接收基于该发射信号的反射信号;该待检测物品包括至少一种物品;
对该反射信号进行处理,以获得至少一种物品反射信号第一特性的信号序列;
对该信号序列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该信号序列与样本信号序列进行比较,以确定该待检测物品中所包含的物品。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收发单元与至少一种物品相对运动的扫描方式,获取至少一种物品第一特性的信号序列,基于该信号序列进行物品检测。由此,能够实现对包含多种待检测物品的混合物品的检测,并且通过这种非接触式的检测方式可以提升便利性,缩短检测时间,同时降低检测成本。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发明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通株式会社,未经富士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61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