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雷帕霉素的提取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098381.1 申请日: 2017-11-09
公开(公告)号: CN108976245B 公开(公告)日: 2020-08-07
发明(设计)人: 彭平;张葵;杨德云;冉家武 申请(专利权)人: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大医药重庆大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北大医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D498/18 分类号: C07D498/18
代理公司: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代理人: 王文君;姚自奇
地址: 100871 北京市***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霉素 提取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雷帕霉素的提取方法,包括将雷帕霉素发酵液调pH值,过滤,得滤饼;加入第一有机溶剂萃取,过滤,得滤液,浓缩回收第一有机溶剂,得第一浓缩物;加入第二有机溶剂萃取,降温,加入碳酸氢钠溶液,搅拌洗涤,静置分层;加入醋酸铵缓冲溶液,搅拌洗涤,静置分层,浓缩回收第二有机溶剂,得第二浓缩物;加入L‑乳酸甲酯,搅拌溶解,过滤;降温,搅拌下滴加第三有机溶剂,结晶,过滤,洗涤,减压烘干,得雷帕霉素。本发明提取雷帕霉素的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克服了树脂吸附、解析,处理量大,占地面积小,提取收率可达81.16%,HPLC纯度可达98.13%,主体与异构体比例可达93.9:1。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离纯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提取制备雷帕霉素的方法。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提取雷帕霉素的新方法,以及用该方法获得的雷帕霉素。

背景技术

雷帕霉素又名西罗莫司(Sirolimus、Rapamycin),是新型大环内酯的抗排斥药物,是目前世界上最新的强效免疫抑制剂,临床上用于器官移植的抗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它的免疫抑制活性比现行临床广泛使用的环孢素强数十倍,毒性低,用量小。它是科学家于1975年首次从智利复活节岛的土壤中发现的一种由土壤链霉菌分泌的次生代谢物,其化学结构属于“三烯大环内酯类”化合物。1999年方由美国家用化学品公司开发上市,并随后在欧美十几个国家陆续上市。雷帕霉素分子式:C51H79NO13,分质量914.18,CAS#52123-88-9,易溶于甲醇、乙醇、二氯甲烷、氯仿、乙酸乙酯、乙酸丁酯,溶于乙腈;难溶于正己烷、乙醚、石油醚;不溶于水。

雷帕霉素是雷帕霉素B,其异构体为雷帕霉素C结构式如下:

中国专利文献CN102443012A公开了一种从发酵液中提纯雷帕霉素的方法,将雷帕霉素发酵液,过滤,滤饼抽提,减压浓缩,大孔树脂吸附,解析,真空浓缩,柱层析、洗涤、洗脱、真空浓缩、结晶、真空浓缩、重结晶得到雷帕霉素纯品,纯品纯度为99.5%~99.6%,单杂小于0.1%,收率最高可达60%。该方法采用两次柱分离可以有效提高雷帕霉素纯度,但是收率较低。

中国专利文献CN102070652A公开了一种从发酵液中分离提取西罗莫司的方法,将西罗莫司发酵液过滤或离心分离后得到菌丝体,萃取、脱色、减压浓缩,得到西罗莫司粗提物,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减压浓缩、干燥得到西罗莫司纯品。该方法需要采用价格昂贵的高速逆流色谱仪,导致生产成本较高,且纯度不到90%,较低。

美国专利公布说明书US20100029933A1公布了雷帕霉素的纯化方法,雷帕霉素发酵液中,加入有机溶剂,萃取,浓缩,经两次层析、两次结晶,纯化得到纯品纯度达到98.8%,总杂质含量小于1.2%,单杂低于0.15%,收率低。中国专利文献CN102372726A公开了一种从发酵液中分离提取西罗莫司的方法,西罗莫司发酵液过滤,滤饼用乙醇浸提液,加入固体吸附剂吸附、萃取、洗涤、浓缩、结晶、洗晶干燥等步骤,可获得纯度98.0%、主体与异构体比例23.8:1、含量84.1%的西罗莫司,收率为63.3%~72.3%。该方法采用硅藻土、硅胶等固体吸附剂进行吸附杂质,效果不佳,最终得到的西罗莫司含量和纯度均较低,收率也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雷帕霉素提取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雷帕霉素的提取方法,包括:将雷帕霉素发酵液调pH值,过滤,得滤饼;加入第一有机溶剂萃取,过滤,得滤液,浓缩回收第一有机溶剂,得第一浓缩物;加入第二有机溶剂萃取,降温(一般降温至0-10℃,优选2-5℃),加入碳酸氢钠溶液,搅拌洗涤,静置分层;加入醋酸铵缓冲溶液,搅拌洗涤(1h左右),静置分层,浓缩回收第二有机溶剂,得第二浓缩物;加入L-乳酸甲酯,搅拌溶解,过滤;降温(一般降温至:-15~10℃,优选降温至:-8~5℃),搅拌下滴加第三有机溶剂,结晶,过滤,洗涤,减压烘干,得雷帕霉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大医药重庆大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北大医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大医药重庆大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北大医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83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