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排线系统中的机械限位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97175.9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5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万能;刘斐斓;耿立宁;刘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凌犀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28 | 分类号: | B65H54/28;B65H63/08;B65H6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限位装置 自动排线系统 自动排线 机头 机械限位开关 控制器控制 碰撞压力 控制器 时长 报警通知 反馈检测 机械限位 上下移动 微动开关 线缆制造 自动停止 左右移动 盘绕 侧壁 换向 缆线 内置 检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排线系统中的机械限位装置以及机械限位方法,适用于线缆制造领域。所述自动排线系统包括自动排线机头(1)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自动排线机头(1)在水平方向上左右移动以及在垂直方向上上下移动,对缆线(8)进行自动盘绕,所述机械限位装置(5)位于自动排线机头(1)本体的侧壁的前端;所述机械限位装置(5)包括机械限位开关,当所述机械限位开关检测到碰撞压力并且持续第一预定时长时,向控制器反馈检测结果,所述控制器控制自动排线机头(1)回头换向。所述机械限位开关中内置微动开关。当所述碰撞压力持续第二预定时长时,系统将报警通知,自动排线系统可根据预先的设定自动停止工作以防事故严重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缆线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排线系统中的机械限位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缆线制造行业中,需要将长度较长的缆线逐层、整齐地收绕在缆轮上。目前排线可以通过人工或自动两种方式实现。
在自动排线系统中,由于缆线必须被盘绕在缆线轴上,排线机头必须在缆轮内的有效盘绕区域内来回左右移动,因此如何自动控制排线机头变向回头盘绕,是自动排线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该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械限位装置以及机械限位方法,能够有效解决自动排线机头在缆轮的有效盘绕区域内自动变向回头盘绕,实现自动高效排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排线系统中的机械限位装置以及机械限位方法,能够有效解决排线机头如何自动变向回头盘绕的问题,使得自动排线机头在缆轮的有效盘绕区域内能够自动变向回头盘绕,实现自动高效排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械限位装置,应用于自动排线系统中,所述自动排线系统包括自动排线机头(1)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自动排线机头(1)在水平方向上左右移动以及在垂直方向上上下移动,对缆线(8)进行自动盘绕,所述机械限位装置(5)位于自动排线机头(1)本体的侧壁的前端;所述机械限位装置(5)包括机械限位开关,当所述机械限位开关检测到碰撞压力并且持续第一预定时长时,向控制器反馈检测结果,所述控制器控制自动排线机头(1)回头换向。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机械限位开关中内置微动开关。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机械限位开关的数量为两个,在排线水平移动过程中呈上下分布,安装位置突出于整个自动排线机头(1)的水平尺寸,防止运动干涉时对整个机头的物理损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机械限位开关采用不锈钢球柱型设计,防止潮湿环境对所述机械限位开关造成锈化;所述机械限位开关表面采用光滑处理,以减少与缆盘壁碰撞时的摩擦力。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当所述碰撞压力持续第二预定时长时,系统将报警通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当所述碰撞压力持续第二预定时长时,自动排线系统可根据预先的设定自动停止工作以防事故严重化。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机械限位方法,应用于自动排线系统中,在该方法中,机械限位装置(5)中的机械限位开关检测碰撞压力是否持续并超过第一预定时长,如果是,机械限位开关向自动排线系统的控制器反馈检测结果;所述控制器控制自动排线机头(1)回头换向;其中,所述自动排线系统包括自动排线机头(1)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自动排线机头(1)在水平方向上左右移动以及在垂直方向上上下移动,对缆线(8)进行自动盘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该方法中,所述机械限位开关中内置微动开关。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该方法中,所述机械限位开关的数量为两个,在排线水平移动过程中呈上下分布,安装位置突出于整个自动排线机头(1)的水平尺寸,防止运动干涉时对整个机头的物理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凌犀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凌犀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71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