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身份信息采集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089490.7 | 申请日: | 2017-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21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胥昕;苏良勇;王露;陈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西南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F21/31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 地址: | 40133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rfid 技术 智能 身份 信息 采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身份信息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建立若干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包括RFID读写器、超级终端、MCU模组、分布式数据库芯片和图像采集模块;并将子系统通过交换机与主机系统连接;
B、RFID读写器执行读标签操作,读取RFID标签信息;
C、RFID标签持有人利用超级终端输入个人身份信息和个人权限信息;MCU模组通过个人权限信息决定是否对个人身份信息实施PKI加密;如过需要实施PKI加密,则用户输入PKI指令生成唯一的非对称密钥对,用户私钥由用户自己保存,用户公钥存入主机系统;
D、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用户的生理图像信息,并将用户的生理图像信息按像素图序列数据流的结构化数据模型的形式发送到MCU模组和通过TCP/IP协议抄送至主机系统;
E、MCU模组将用户的生理图像信息存储到分布式数据库芯片,并对用户的生理图像信息进行第一卷积特征提取和滤波计算,得出第一图像简单特征向量矩阵,同时,主机系统对同样的用户的生理图像信息进行第二卷积特征提取和滤波计算,得出第二图像复杂特征向量矩阵;
F、MCU模组对个人身份信息、个人权限信息以及第一图像简单特征向量矩阵进行第一信息整合;第一信息整合完成后进入步骤H;
G、主机系统对个人身份信息、个人权限信息以及第二图像复杂特征向量矩阵进行第二信息整合,生成的第二信息用以做识别身份时的仲裁依据;
H、将欲写入RFID标签的第一信息存入分布式数据库芯片,同时抄送至主机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分布式数据库芯片;主机系统收到后将该第一信息与自身整合完成的第二信息保存;
J、子系统通过RFID读写器对RFID标签进行写操作,将第一信息写入RFID标签,完成信息的采集录入流程;
步骤E中MCU模组对用户的生理图像信息进行第一卷积特征提取和滤波计算,具体方法为:
E1、MCU模组内置的MPEG-1协议栈进行有损图像压缩得到图像样本;
E2、将图像样本转换成数组序列的数字信号进行CNN训练;
E3、通过5层至50层隐含层卷积算法得出第一图像简单特征信息,并以特征向量矩阵形式存入分布式数据库芯片中;
步骤E中主机系统对同样的用户的生理图像信息进行第二卷积特征提取和滤波计算,得出第二图像复杂特征向量矩阵;具体方法为:
E4、根据图像实际大小分配多线程模块进行并行计算;
E5、建立从50层至500层之间的CNN隐含层网络,卷积出长序列的CNN特征信息序列;
E6、通过二次卷积迭代和加密算法处理得到的数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西南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西南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949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物联网智能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