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HIKSVM分类器的多特征融合的行人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5825.8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60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程德强;冯晨晨;唐世轩;赵凯;寇旗旗;李岩;蔡迎春;刘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庞许倩;牟姣 |
地址: | 2211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hiksvm 分类 特征 融合 行人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HIKSVM分类器的多特征融合的行人检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确定行人图像序列中的行为区域;在行为区域内提取多项特征,形成融合特征;利用训练好的基于上述融合特征的HIKSVM分类器进行行人检测。本发明改进了特征提取方法,提取出HOG特征之后,通过类比,把梯度场改为光流场,提取HOF特征,保留了物体的形状信息和运动信息,同时避免了使用光流场描述整幅运动物体的计算复杂性,鲁棒性强;通过对LBP算法的改进,使用LQC算法提取纹理特征,不损失纹理信息的基础上,减少了计算复杂度;使用直方图交叉核,通过交叉坐标下降的方法,对SVM分类器进行分类训练,计算复杂度低,检测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HIKSVM分类器的多特征融合的行人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行人检测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它们的外观可变性强,姿态种类繁多。如果想要在混乱的背景或困难的照明条件下,都能够正确的检测出人体,一个强大的特征集对于正确区分行人是至关重要的。
针对行人检测的问题,目前提出了很多用于特征提取的描述符。其中定向梯度直方图(HOG)描述符提供了相对于其他特征集(包括小波)的优异性能。但是梯度方向直方图表示的是图像的边缘信息,保留的是目标的形状信息,针对的是单幅图像,但是行人检测一般都是运动的目标,往往需要多幅图像来表示,检测效果不好。
在特征提取的局部算子中,局部二值模式(LBP)方法,通过使用中心像素灰度作为阈值,把其周围邻域像素进行二值化,再把邻域像素的二值化编码组合起来作为局部邻域的编码,最后通过统计编码的出现频次来反映图像的纹理信息,对于鲁棒性强的局部信息可以有效的提取,在纹理识别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普遍的纹理特征提取描述符LBP不方便直接提高量化等级,会导致特征长度增大太多,增加计算复杂度。
支持向量机(SVM)理论是由统计学习理论发展得来,其基本思想为:通过非线性变换将输入空间变换到一个高维空间,然后在高维空间中求取最优分类面,非线性变换实质上是由内积函数来实现的。使用常规SVM分类器,数据量很大时,训练时间会很长,不利于实时性。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于HIKSVM分类器的多特征融合的行人检测方法,用以解决现有行人检测方法检测精度不高、检测实时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HIKSVM分类器的多特征融合的行人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行人图像序列中的行为区域;
在上述行为区域内提取多项特征1,并进行融合,形成融合特征1;
利用训练好的基于上述融合特征1的HIKSVM分类器进行行人检测。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融合HOG和HOF特征,使检测效果更加突出;运用局部量化编码的算法描述图像的纹理信息,在大幅降低特征维度的同时,并不损失任何纹理信息,对旋转、光照和视角有较强的鲁棒性;通过ICD方法的使用,对HIKSVM(直方图交叉核SVM分类器)的训练时间缩短,分类精度提高。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做了如下改进:
进一步,对所述HIKSVM分类器的训练,包括以下步骤:
将训练集的尺度变换到统一大小,检测出行为区域;
在上述行为区域内提取多项特征2,并进行融合,得到融合特征2;
使用直方图交叉核支持向量机,对训练集中的正负样本进行训练过程中,采用了交叉坐标下降的方法。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58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晶面板基材存放装置的承载结构
- 下一篇:塑料膜单向防水板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