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扭杆衬套耐磨性的方法及扭杆衬套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82912.8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7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蒋仲三;雷军玉;冯万盛;陈俊辉;罗俊;曾先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5/24 | 分类号: | B61F5/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衬套 耐磨性 方法 | ||
1.一种提高扭杆衬套耐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扭杆衬套设计成外部为定位套(1)、内部为摩擦套(2)、一端有密封圈(3)的结构,使用摩擦套(2)实现扭转及轴向方向的低阻力自由运动,使用定位套(1)实现垂向、纵向及偏转方向柔性定位,使用密封圈(3)保护摩擦套(2)与扭杆轴之间的配合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扭杆衬套耐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1)为外部为金属外套(11)、橡胶中套(12、)内部为金属内套(13)的结构,通过在金属内套(13)的一端靠近端部的内侧设置环形凹槽(131),在密封圈(3)外侧的相应位置设置环形凸槽(31),将密封圈(3)的环形凸槽(31)压入金属内套(13)的环形凹槽(131)后将密封圈(3)固定在扭杆衬套的一端以进行密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扭杆衬套耐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套(2)为外部为增强层(21)、内部为摩擦层(22)的结构,摩擦层(22)包括整体式摩擦层(221)和分段式摩擦层(222)两种结构,整体式摩擦层(221)整体承载面大,单位面积受力小,使用寿命高;分段式摩擦层(222)中有空隙圈(223),在恶劣的运行环境中使用,空隙圈(223)用于储存异物,避免异物对扭杆轴及摩擦套(2)的损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扭杆衬套耐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套(2)的外径大于定位套(1)的内径,当摩擦套(2)压入定位套(1)后摩擦套(2)与定位套(1)之间过盈配合,过盈力大于扭杆轴横向运动施加给摩擦套(2)的横向摩擦力,摩擦套(2)与扭杆轴之间为间隙滑动配合。
5.一种扭杆衬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套(1)、摩擦套(2)和密封圈(3),其中定位套(1)、摩擦套(2)和密封圈(3)均为圆筒状,摩擦套(2)和密封圈(3)均位于定位套(1)的内部,且摩擦套(2)的高度小于定位套(1)的高度,密封圈(3)位于定位套(1)高出摩擦套(2)的位置,密封圈(3)与摩擦套(2)相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扭杆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1)包括金属外套(11)、橡胶中套(12)和金属内套(13),金属内套(13)位于橡胶内套(12)内部,且金属内套(13)高出摩擦套(2)的位置靠近端部的内侧设有环形凹槽(131),密封圈(3)外侧的相应位置设有环形凸槽(31),环形凹槽(131)与环形凸槽(31)相匹配。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扭杆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套(2)包括增强层(21)和摩擦层(22),摩擦层(22)位于增强层(21)的内部,摩擦层(22)厚度为0.5-1.5m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扭杆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层(22)为整体式摩擦层(221),为一个整体的圆筒;
或者摩擦层(22)为分段式摩擦层(222),分段式摩擦层(222)的两端为圆筒状,中间位置有用于储存异物的环形空隙圈(223)。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扭杆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1)的内径小于摩擦套(2)的外径,定位套(1)与摩擦套(2)之间过盈配合。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扭杆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3)的内径小于扭杆轴的外径,密封圈(3)与扭杆轴之间过盈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291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向架及物流运输车
- 下一篇:风缸模组和地铁车辆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